曲沃:打造“晋文化”产业品牌
来源:
作者:王俊菲
发布时间:2012/5/11 9:58:07
日前,记者在投资1.6亿元的曲沃晋国博物馆项目工地看到,该馆主体建筑已全部完工,正进行室内外装修、阵列布展、馆区绿化等后期工作。晋侯墓地车马坑也正在加固保护复原。另外,记者还了解到,由全国知名作家、原山西省作协副主席张石山创作的,30集大型电视连续剧《晋文公》剧本正进入修改阶段。这一系列举措,是曲沃县委、县政府着力打响“晋文化”品牌战略的不凡之举。
西有兵马俑,东有车马坑。曲沃是晋国故都,晋侯墓地车马坑距今已有2800多年的历史,比西安兵马俑还要早数百年。为此,该县县委、县政府根据其独有的文化优势,提出了大力实施“文化立县”战略,以传承弘扬“晋文化”为主线,全力建设全国晋文化研究开发基地,使文化影响力转化成旅游发展的竞争力,把旅游外向力转化成文化发展的承载力,完善晋南根祖文化,继而在全国范围内完整展示晋文化。
2012年,该县借力“项目落地年”确定了66个重点工程项目,涉及文化旅游的就有11项,总投资达14.5亿元。其中,晋文化主题公园以晋国考古遗址公园为依托,总投资约5亿元,拟规划建设晋文化展示区、农业观光区、古城展示区、滨河生态景区等,将成为山西省唯一一座能够完整展示“晋文化”的大平台,对于人们了解中华文明起源及“晋文化”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项目建成后,对进一步完善晋南根祖文化,并与河南殷商文化、陕西秦汉文化在时空构成中,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对于文化遗产全民共享、遗址区域的保护和城市文化品位的提升,都具有极大的引领作用。
今年,曲沃县建设文化旅游产业项目的思路为:从曲沃侯马交界处到太子滩,打造一条全国独具魅力的、以石质建筑为主的特色城市走廊,全面优化城市品质,提升城市形象;建设晋国、烟草两个博物馆;以曲沃县城的标志性建筑——感应寺塔为中心,建一个印象广场,在县城城东新区核心区域建设一个能容纳2万人集会的生态公园式中心广场,围绕北董乡南林交村的千年银杏树,建设一个银杏树广场;依托曲沃特有的温泉资源,在太子滩高标准建设一个休闲旅游度假区;对浍河水库周边进行综合开发,规划建设月季观赏园,把浍河库区建成一个休闲娱乐、旅游度假的自然风景游览区;在磨盘岭建设工厂化育苗基地,开辟有机农产品的试验区,精心打造一个集果蔬采摘、特色鱼宴、休闲娱乐、农民培训等为一体的生态农业观光区。
该县还创新开发模式,在晋国博物馆文化旅游区、磨盘岭农业观光区、浍河自然风景区、景明生态旅游区和太子滩休闲度假区5大景区建设中,整合晋国博物馆周边的曲村大悲院、义城黄帝庙等景点,实施《曲沃县古建筑认领保护暂行办法》,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投向文化旅游产业,目前西海龙王庙、神泉黄帝庙和义城黄帝庙3处古建筑得到了认领,已争取民间资金约700万元,维修工作已全面展开。
同时,加快完善各景点的餐饮、住宿、道路、购物、娱乐等配套设施,鼓励景区周边建设具有风土人情的家庭式旅馆和农家乐,扶持培养已具备基础的工艺品生产企业,扩大规模、提升层次,开发仿古青铜礼器、葫芦剪纸、编织刺绣等具有“晋文化”符号和浓郁地方特色的旅游纪念品,提高了旅游综合服务能力和水平。
目前,曲沃县已编制完成了文化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正筹划成立文化旅游开发公司,出版旅游交通导游图和旅游信息导游手册,加强与省市各知名旅行社、各大网站的沟通联系,使旅游景点纳入省市旅游推介范围。利用政府门户网站、节庆会展、招商引资、影视传媒等方式进行宣传造势,让外界了解曲沃、感知曲沃,逐步吸引更多的游客和创业之士汇聚曲沃投资兴业,一步一个台阶,一年一个变化,逐步把“晋文化”软实力转变成经济发展的“硬支撑”。 本报记者 靳淑琴 通讯员 王建先 张燕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