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龙飞
6月22日,世界首台R-GAS煤气化炉(紧凑型煤气化炉)在阳煤化机制造成功。6月24日,该炉在阳煤太化气化技改项目施工现场成功吊装成功。我省劣质煤也将迎来清洁高效利用新时代。
据悉,该设备采用紧凑型粉煤加压气化技术,可以产生2760℃的火焰温度和充分的混合效果,使高灰、高灰熔点、高硫、低活性劣质煤在极短时间内反应完全,转化率达99%以上。经测算,投用后,合成氨、尿素、甲醇等生产原料成本有望降低一半。
来自省国资委的消息称,今年以来,全省国资系统大力推进结构调整和创新驱动,强力推动改革转型,各项改革举措正在加快转化为扎扎实实的发展成果。省属国企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主要经济指标好于预期,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双过半目标。财务快报数据显示,上半年省属国企主要经济指标实现了“7升2降”的良好态势。
资产总量增加,资产规模不断壮大。省属国企资产总额已达3.02万亿元,同比增长7.3%;所有者权益(净资产)7,560.9亿元,同比增长18.6%。资产总额提前半年完成全年目标。
重点行业产销平稳增长。上半年原煤产量2.92亿吨,同比增长4.8%,商品煤销量3.51亿吨,同比增长5.4%;发电量完成616.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3.8%;钢产量539.3万吨,同比增长0.6%;燃气销量45亿立方,同比增长0.2%。
运行速度稳中有升,转型态势明显。今年6月份省属国企完成增加值235.5亿元,环比增长15%;上半年累计完成增加值1,282.5亿元,同比增长4.7%。上半年,非煤产业增加值完成569.6亿元,占比44.4%,比去年同期年的43.5%提高0.9个百分点,以转型发展为引领,非煤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持续加大。其中:新兴产业增加值(62.3亿元)和利润(9.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5%和13.9%。
收入效益指标快速增长。省属国企加大市场开拓力度,持续调整优化经营策略,努力拓展高附加值产品市场份额;同时坚持深化对标考核,强化内部管理,大力开展降本节支、挖潜增效,持续保持规模效益双快增长发展势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6,825.1亿元,同比增长6.6%;实现利润166.8亿元,同比增长32.6%。利润指标完成了双过半目标,效益增长的持续性、稳定性进一步巩固。省属24户企业中,上半年盈利企业20户,盈利额178.1亿元,亏损企业4户。上半年实现净利润86.1亿元,同比增长67.3%,资本回报与效益增长匹配度不断向好,净利润增幅高于利润总额增幅34.7个百分点。
上交税费增加,社会贡献突出。省属国企实现利税597.8亿元,同比增长9.9%;上交税费560亿元,同比增长12.4%,相当于利润总额的3.4倍。为增加全省财政收入作出了积极贡献。
发展质量进一步提升,经营绩效持续向好。省属国企净资产收益率1.14%,营业收入利润率2.46%,成本费用利润率2.49%,分别较上年同期增加0.33、0.35和0.49个百分点;流动资产周转率1.43次,较上年同期增加0.03次。
在岗职工收入持续提高,职工获得感有效提升。职工薪酬总额同比增加30.8亿元,在岗职工平均工资5950元/人,同比增长10.9%。
与此同时,省属企业财务费用328.1亿元,同比下降3.5%,短期借款占全部借款的比率同比下降3.2个百分点。应收账款966.0亿元,同比下降14.6%。
这表明,省属国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展开的一系列改革效果明显。这一点在非煤新兴产业发展方面尤其明显。 (下转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