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源是生态大县,也是煤炭大县,“一煤独大”的局面制约着高质量发展。多年来,沁源一直在寻求一条摆脱资源依赖的高质量转型发展之路。沁源县紧紧抓住中央和省市绿色发展、转型发展、能源革命等利好政策,坚定不移走好“转型、增绿、开放、强基、富民”之路,把生态优势进一步转变为“生态福利”“民生福祉”,为农民增收、脱贫巩固开辟了康庄之路,为产业升级、转型发展趟出了光明之路。
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坚定走“减、优、绿”之路,加快推进通洲集团215万吨综合煤化工等重点项目,实施鑫益煤业120万吨洗精煤改扩建、常源焦化烟气治理等技改项目,煤炭先进产能占比达到57%以上。集聚发展新兴产业——加快推进沁新集团锂电池负极材料一期项目投产达效,开工蒸压粉煤灰制砖、万吨液氧仓储灌装等项目,常信煤业18兆瓦瓦斯发电等新能源项目进展顺利,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12.62%。推进电子商务产业园建设,开发本土文创产品36项。
由此得来的是结构增优、项目增多、效益增强。全县煤炭产业占工业增加值比重下降6.58%,制造业占工业增加值比重提高5.75%,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12.62%;投资结构中,全县转型项目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39.7%,工业“结构反转”。农业产业调整步伐加快,中药材、食用菌、油料、蔬菜、花卉等经济作物增长10.34%;特色养殖规模大幅提升,农林牧渔增加值完成3.08亿元,增长3.09%。服务业增加值实现34.47亿元,增长8.1%。
以“绿色沁源”招商引资(北京)推介暨项目签约系列活动为代表,2018年招商引资签约项目50个超200亿元,同比增长43%;总投资106.17亿元,实施了一批稳增长、调结构、补短板、强弱项的大项目、好项目,发展后劲进一步积蓄。
2018年,在10大类23项区域经济转型升级考核指标中,沁源县有16项高于全省平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