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中的沁源,用“两山”理论指导绿色发展,充分挖掘绿色生态优势,全力塑造“夏住沁之源、冬享民俗年”旅游品牌,文旅产业扬帆远航,良好的生态已成为高质量转型发展的“新引擎”。
2019年,沁源县作出了加快把文化旅游产业培育成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决定,以“一核心四龙头”为抓手,以文旅融合产业撬动经济社会高质量转型发展。完成灵空山、花坡、沁河源头、太岳军区司令部旧址等景区提档升级;加快推进灵空山康养小镇、社科休闲农庄等乡村文旅项目建设,闫寨村“水漾年华”、社科村生态农庄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乡村田园综合体示范项目初显成效;启动实施了“秧歌之乡”“篮球之乡”“诗歌之乡”“褐马鸡之乡”“龙文化之乡”“农家乐美食之乡”六乡同创,全国“二青会”三对三篮球赛项目在沁源举行。
与此同时,沁源县扎实走好“兴文”“尚旅”发展路径,聚焦培养现代新人,弘扬时代新风,着眼于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十个一”工程(即:在每个所、站至少建设一个乡村记忆馆或村史馆;打造一个革命教育基地;建成一个文化礼堂或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成立一个新乡贤工作室;创办一所绿色沁源大讲堂或绿色小夜校;打造一组文化墙;组建一支秧歌队;培育一个网红;编撰一本乡村志;创作整理一部民间故事集)为载体,全方位常态化开展了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
由此,全县文旅融合产业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日益凸显,2019年上半年,全县旅游接待突破210万人次,完成旅游收入21.3亿元,同比增长30%。沁源县不遗余力加快建设全域旅游大乐园、全域度假大游园、全域康养大田园、全域美丽大花园、全域友善大家园,让游人来到沁源游得开心、住得舒心、吃得放心,来了就不想走,走了还想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