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是强国之本,文化是民族之魂。在工业化进程中,工业文化时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模式、社会行为及价值取向,是工业进步最直接、最根本的思想源泉,是提升工业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手段。”12月17日,在山西省工业博物馆联盟和山西省工业旅游联盟成立大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副主任孙星说,“当前,工业文化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迫切需要社会各界群策群力、共同努力。”
发展工业文化,山西优势明显
2017年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印发了《关于推进工业文化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建立工业遗产名录和分级保护机制,保护一批工业遗产,抢救濒危工业文化资源。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工业遗产保护领域,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利用老旧厂房、设备等依法建设工业博物馆,打造一批工业创意园区和工业文化特色小镇,建设一批具有社会公益功能的工业旅游示范点。
我省是全国的老工业基地,工业门类发展齐全,工业文化底蕴深厚。尤其是煤炭工业文化具有自身的特色,煤炭工业遗址、矿山公园、博物馆、展览馆已经形成规模,在山西的工业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记者了解到,太原兵工厂和阳泉三矿名列第二批国家工业遗产名单,长治“刘伯承工厂”旧址、石圪节煤矿、高平丝织印染厂入选第三批国家工业遗产名单。
我省有着丰富的工业旅游资源,机械工业、煤炭、钢铁、醋、酒等不一而足。对于旅游资源的开发,从初期以博物馆为主,向创业园、产业园、工坊、公园的形式转变。如1989年建成的中国煤炭博物馆是,2007年建成的杏花村汾酒博物馆以及近年来陆续建成的晋华宫国家矿山公园、太钢博物园、丹朱岭工业旅游区等。
工业旅游是伴随着人们对旅游资源的拓展而产生的一种旅游概念和产品形式,是全域旅游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已经发展成为人们喜欢且积极参与的一种旅游方式,更成为当今弘扬工业文化、传播工业精神、展示工业文明成果的重要途径,在促进产业和城市转型升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不同于传统旅游,工业旅游带给游客独特的观赏性和感受,许多在日常生活中很难有机会领略到的生产过程、加工工艺、制作环境等,充分满足了人们的好奇心。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希望了解与自己生活相关的工业产品是如何生产出来的。而工业旅游能让更多人走进工厂,见证生产工艺,了解企业文化,体验工业之美。
我省各地积极探索工业旅游发展的新思路、新模式。广大工业企业也越来越注重发展工业旅游,设计景点景观和参观线路,委托专业机构运营管理,在参观基础上,拓展科普、体验、研学等项目,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山西要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和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工业旅游是最佳契合点,希望两大联盟举全联盟之力发展“工业+旅游”创新生态。”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厅长李晋平说。
两大联盟启动,传承山西工业精神
同时成立工业博物馆联盟和工业旅游联盟,我省是全国第一个省;成立工业博物馆联盟,我省是全国第一个省;成立工业旅游联盟,我省是全国第二个省。
两大联盟的成立,对于传承山西工业精神,夯实工业文化发展基础,推动山西省工业旅游事业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全国工业博物馆联盟秘书长唐明山表示,工业博物馆是工业文化的重要载体,记录着城市的工业发展进程,承载着城市变迁的时代记忆,葆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弘扬、传承民族文化与工业价值观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城市发展和产业升级,有越来越多的“老”厂房改造蜕变为工业博物馆,成为工业文化的“新”地标,这给工业博物馆发展提供了新方向、赋予了新使命、带来了新机遇。山西成立省一级工业博物馆联盟,是全省工业、文化乃至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必将对山西工业文化建设、工业博物馆事业发展,促进地方城市转型升级产生积极作用和深远影响。
全国工业旅游联盟理事长辛仁周指出,山西省工业旅游资源丰富,煤文化、酒文化、醋文化和军工文化独具特色,催生了一批具有区域乃至全国影响力的工业旅游景点景区。建议山西省工业旅游联盟在工业旅游基础上,把自然风光、人文、红色等内容串联在一起,打造具有山西文化特色的工业旅游精品路线。
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王琳说,联盟要积极开展工业文化的研究。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特点及各馆特色,开展工业博物馆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文化需求,成为塑造和传播国家工业新形象的重要阵地。工业旅游有着特殊的魅力,联盟要找准定位,打造宣传品牌,让更多的人爱上工业旅游。
整合比较优势,搭建共同发展平台
“目前全省正开展经济转型和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山西省工业博物馆联盟和山西省工业旅游联盟要充分发挥工业博物馆展示窗口、科学普及基地、经验交流平台的优势,不仅对传统工业文化,更要对正在进行中的变革进行研究、宣传、推广。”省能源局一级巡视员胡万升表示。
山西省工业博物馆联盟和山西省工业旅游联盟由中国煤炭博物馆、晋华宫国家矿山公园、运城盐湖(中国死海)旅游公司等11家单位发起,目前成员有41家工业博物馆和49家工业旅游单位。
作为工业文化的重要载体,两大联盟成立之后,将着手打造五个平台:一是打造工业文化旅游研究的平台;二是打造政府引导工业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平台,建立联盟常态化运行机制,组织联盟成员与各级政府对接交流;三是打造工业文化旅游协同发展的平台。促进联盟成员实现销售协同、创新协同、布局协同、合作协同、管理协同、人才协同,实现融通发展,形成合力;四是打造工业文化旅游人才培养的平台;五是打造工业文化旅游国际交流合作的平台。树立全球视野,积极组织联盟成员参加各类工业文化旅游领域国际交流合作活动,推动工业文化旅游产业国际化。
新当选的联盟理事长、中国煤炭博物馆馆长张继宏表示,联盟将为山西工业文化单位搭建学习交流、互学互鉴、共同发展的平台。新时代要构建创新生态,聚焦工业文化高质量发展,群策群力,集思广益,不断扩大联盟的覆盖面和社会影响力,扩大交流合作,使联盟成为具有强大凝聚力,共建、共享、共赢的“大朋友圈”。要发挥联盟作用,整合比较优势,共同携手为工业博物馆、工业旅游、工匠精神、工业文化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随着两大联盟的成立,我省工业文化旅游事业发展的新篇章将开启,工业文化旅游成为山西全域旅游发展的新引擎将不再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