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席记者 崔晓农
今年一季度,在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前,各行各业都有着自己的表现:有的停工停产,有的供不应求,也有的在努力完成以前的订单。对于诸多外贸企业来说,一季度的经营一方面承接去年的翘尾因素,同时也在开展今年的新业务,具体情况又如何呢?
进出口数据优于全国
4月16日下午,太原海关召开了2020年一季度进出口形势新闻发布会。太原海关副关长林跃飞介绍,据太原海关统计,今年一季度,山西省进出口总值264.5亿元,同比下降0.2%,降幅小于全国6.4%的平均降幅。我省出口下降1.7%,进口增长1.8%,进出口均优于全国平均水平。
林跃飞说,我省一季度外贸进出口有几个特点:3月当月进出口出现了回升。3月份全省进出口总值106.8亿元,同比增长15.9%;出口增长12.4%,进口增长21%。
一般贸易增幅较大,贸易结构进一步优化。一季度我省一般贸易进出口增长23.9%,占全省外贸总值的47.1%;加工贸易进出口下降11.7%,占全省外贸总值的50.2%,比重进一步下降。
民营企业进出口增幅较大,比重进一步提升。一季度,山西省民营企业进出口55.5亿元,增长8.5%,占全省外贸总值的21%,比重较去年同期提升1.6个百分点;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135.5亿元,增长1.8%,占全省外贸总值的51.2%;国有企业进出口73.4亿元,占全省外贸总值的27.8%。
一季度,太原市进出口下降4.3%,占全省外贸总值的74.1%;运城市进出口增长4.3%,占5.9%。两市合计占全省进出口总值的80%。
手机出口增长,钢材出口下降。前3个月,我省手机出口数量和金额分别增长11.1%和18.6%;钢材出口数量和金额分别减少16.6%和22.3%。手机和钢材出口占全省出口总值的67.5%。
一季度,我省进口集成电路同比增长23%,进口各类矿砂及精矿数量数额同比分别增长13.5%、7.9%,进口铁合金、镍及其制品也均有增长。
可见,在全国进出口下降6.4%的平均水平线前面,山西同比下降0.2%的数据确实优于全国。
农产品出口开始发力
在我省一季度的进出口业务中,虽然从数量和价值上来说仍然是手机、钢材、铁合金、矿砂等占主导地位,但是集成电路、太阳能板等也在逐渐增加。记者观察到,除了上述工业品以外,我省不少产品的出口呈现逐步增加的态势,外贸产品的品种丰富化、多元化正在成为新常态。
吕梁市是我省危化品出口的主要聚集地。今年一季度,文水、孝义等危化品出口企业订单紧急,船期临近,在武宿海关的帮扶下,所有危化品出口企业都按时完成了订单生产、通关和货物发运工作。危化品出口成为了吕梁的一个亮点。方大添加剂(阳泉)有限公司主打产品甜蜜素远销40多个国家(地区),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卡夫食品等国际大公司都是其客户,已经成为我国数一数二的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
在农产品出口方面,我省也呈现出了多点迸发的喜人情景。除传统的绿豆、红芸豆和红豆外,汾阳核桃仁、运城水果、祁县酥梨、朔州羊肉等都成为出口产品。今年3月31日,平陆县40公斤花粉在韩国顺利通关,进入韩国市场,实现了山西花粉首次出口。(下转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