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绿色三晋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山西经济网 | 站点收藏  
2020年4月22日 星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绘就绿色三晋 彰显生态效益
—— 山西省林草局造林绿化工作纪略

贾向前

春回大地百花争艳,日暖三晋万物生辉。

春季是林草生产的黄金季节。当前,我省春季造林工作进入攻坚期,加快造林绿化仍是各级林草部门的“重头戏”。

我省去年冬季平均降水量偏多、土壤墒情较好,今春气温回升快、平均温度高,水热条件良好适宜,十分有利于植树造林。

按照省委楼阳生书记“造林绿化务求彩化财化”的指示精神,省林草局周密部署、精准施策、抢抓时间,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春季造林绿化工作,确保五月份完成70%以上造林,全年完成400万亩造林。截至4月10日,全省完成造林118.9万亩,占年度计划的29.7%。

造林绿化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如今的绿满三晋并非一朝一夕之力。

我省森林覆盖率由2015年的20.5%增长到2018年22.79%。从2013年至今,吕梁山区累计完成造林1230万亩,晋陕峡谷建成600公里绿色长廊,太行山区的森林覆盖率提高了12个百分点。2017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时指出,“吕梁山不少地方开始见绿了,生态效益显现”。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近年来,省林草局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按照“绿化、彩化、财化”同步发展的要求,大规模开展国土绿化,实现了增绿增收共赢的良好局面,为建设美丽山西、促进转型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2016-2019年全省完成造林1899万亩,绿化通道2.1万公里、沿线荒山造林88万亩;绿化村庄1753个。

29个村评为“全国生态文化村”。统筹推进城乡绿化,创建2个国家森林城市、42个被评为“省级林业生态县”,70%的县至少建成一处城郊森林公园。

《全国生态气象公报(2017年)》显示,全国植被生态质量均呈改善趋势,我省植被生态质量改善最快。

省林草局把充分发挥网络平台在持续深入开展全民义务植树工作中的重要作用。40年来,全省累计参与义务植树5.7亿人次,植树26.2亿株。全省各市县积极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建立义务植树基地150余处。

特别是近两年,太原市被作为“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试点,对义务植树组织形式进行创新,全省累计收到线上捐资捐物折合人民币近200万元,形成全民参与植树造林的良好氛围。

省局坚持将林草产业作为推动生态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发展红枣、核桃等传统经济林,同时发展沙棘、连翘等特色经济林,鼓励农户将经济林经营权流转给扶贫造林专业合作社等新型林业经营主体,实现专业化管理、规模化经营,增加农户的林业资产性收益。

全省累计发展经济林1800万亩,红枣、核桃面积排在全国第四位。近三年新建改造灌木经济林535万亩,建立省级高标准示范园100多个,县级示范园300个。通过发展经济林、林下经济、花卉等生态产业,林草产业年产值达到500多亿元,已经成为促进富民增收的新引擎。

2018年,我省生态扶贫的“山西经验”被国家林草局、国家发改委和国务院扶贫办联合发文推广,成为“全国路径”。经验之精髓就是在一个战场打赢生态治理与脱贫攻坚两场战役,把生态建设与脱贫攻坚紧密结合,联动实施造林绿化务工、退耕还林奖补、森林管护就业、经济林提质增效、特色林产业增收等林业生态扶贫“五大项目”,并取得明显成效。

全省连续3年实现惠及52万以上贫困人口,年均增收10亿元以上。58个贫困县建立3000多个扶贫合作社,每年承担280万多亩造林任务;组织实施退耕还林383.6万亩;聘用2.83万建档立卡贫困户参与资源保护;贫困群众的159万亩干果经济林实现达产达效。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晋 ICP 备 11001212 号 主办:山西经济日报社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山西经济网独家所有
 
如转载请注明出处:山西经济网
   第01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财经新闻
   第04版:绿色三晋周刊
   第05版:晋周刊
   第06版:人文视野
   第07版:投资理财
   第08版:综 合
绘就绿色三晋 彰显生态效益
部署全省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工作
“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太原基地揭牌
省林草局督导组调研督导春季重点工作
第39届“爱鸟周”宣传活动备受关注
中条林局:下好“造管护”一盘棋
杨树林局高质量抓好国土绿化工作
关帝林局召开科技平台建设推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