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畅 雪 通讯员 冯 媛 李 江
“这几年羊的行情不错,一只羊能卖到1000元左右。”近日,忻州市忻府区人武部部长李强和政委刘启国一行驱车来到庄磨镇大保沟村。一进村,他们就遇上了正在放羊的贫困户陈虎有。
大保沟村耕地少、资源少、劳动力少,大部分村民有养羊的习惯。2016年,人武部积极争取到扶贫款项21万余元,按照集中放养、收益共享的模式,在村里建起了绵羊养殖场,户均增收达2400元。
“自从建起养殖场,贫困户就吃上了脱贫‘定心丸’。大家伙儿都说,大保沟种下了迷彩绿,结出了‘致富果’。”大保沟村党支部书记张文忠说。
人武部与大保沟的扶贫故事,要从2015年对口帮扶说起。为了真正帮助大保沟的贫困户“摘穷帽”奔富路,人武部副部长带着扶贫工作队,深入贫困户家中,面对面、心贴心交流,充分了解大保沟村和贫困户实际情况,积极探索脱贫致富的路子。
近年来,人武部不断谋划产业项目,助力贫困户增收致富。立足大保沟实际,坚持走有机旱作农业的路子,协调扶贫资金2.9万元,为村里修缮田间路4条5.4公里。通过修路扩大荒地种植面积110亩、机耕面积200余亩,并将增加的耕地分到贫困户家庭,指导贫困户种植玉米、小米等杂粮,带动贫困户46户121人增产增收。
开展生态扶贫,着力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全村共退耕还林645亩,农户现金补助每亩90元,共6万余元,涉及农户63户210人,人均增收300元。
去年,借助贫困村整村提升工程,人武部积极协调扶贫办投资50余万元,对村内道路进行硬化、美化,粉刷文化墙、新建垃圾池、安装路灯等。
扶贫先暖心。人武部成立了退伍军人、民兵组成的技术服务小组,不仅手把手地传授技术知识,还不时走进贫困户家中,了解他们的需求。
去年,人武部在大保沟村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组织民兵应急分队的党员,帮助贫困户打谷子、整院子、修家电,拉近了与贫困群众之间的距离。
“扶贫工作队都是好同志,看到‘迷彩服’心里就踏实。他们不仅帮我们干活儿,每年春节前都把米、面、油、肉、对联和大棉被送到家,很暖心。”70多岁的贫困户李万海激动地说。
“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我们必须要实打实解决问题,把党的关心关爱、党的恩情送到老百姓的心头,让脱贫见实效。”李强说。
为了把扶贫工作做细做实做到贫困户的心坎里,真正激发贫困户“我要脱贫奔小康”的内生动力,人武部这一次又带来了新举措。他们要在村里安装宣传党的好政策和国防知识的展板、灯箱,打造文化长廊、双拥灯箱,引导广大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思想自觉。
此前,人武部在村里建立了扶贫讲习所,组织党员干部、技术人员、致富能手、脱贫模范,开展了讲政策、讲理念、讲经验、讲故事、讲技术“五讲”活动,受到村民的喜爱。
“大保沟原来只有3名派驻党员,现在已经发展到6名了,有入伍期间加入党组织的,还有上学期间加入的,都是年轻的新生力量。”张文忠说,“村民们的思想都有了很大的转变,大家都讲文明、讲卫生,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扶贫需要担当的勇气和攻坚的决心。如今,大保沟正和忻府区人武部一道,向小康的路上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