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区域新闻·吕梁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山西经济网 | 站点收藏  
2020年6月15日 星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刘久荣:牛圈里的“牛财牛道”

本报记者 李全明

“哞呜……”,走进离石区信义镇千年村村民刘久荣的牛棚中,他正忙着给牛喂食,并清理牛棚里的牛粪。“这几天天气温度高,不能给牛食槽中一次性放太多饲料,要以牛够吃为准,不然饲料是非常容易发霉的,小牛吃了会影响健康。”从刘久荣的话语中,明显能感觉到他对牛的悉心照料。

刘久荣一家就他和老伴两人。老伴身体不好,患有慢性病,需常年吃药,不能做重活,吃药的开销很大。他也年纪大了,没什么技术,家庭收入只能靠着“一亩三分地”,生活过得紧紧巴巴。

2014年,刘久荣被精准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享受到了一系列的帮扶政策,家里的负担减小了许多。但作为一名老党员,刘久荣深知光靠救助是无法脱贫的,政府能帮助他,但是不能一直养着他,他要靠自己脱贫致富!于是在2016年,刘久荣冒出了养牛的想法,便主动找到驻村工作队,积极向村委及驻村帮扶干部询问建议,大家考虑到他家的实际情况后,觉得养牛不太累,也适合他这个年纪做,便支持他干。

说干就干,在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刘久荣买了几头小牛开始养。“因为之前养过牛,我熟悉牛价行情,所以我一般都是买小一点的牛,把牛养大一点隔年再卖出去,这样赚差价。”这是他以前的养牛经验。2017年,刘久荣把之前养的牛卖出去了几头,赚到了一笔可观的收入。手里握着卖牛得来的钱,刘久荣心里说不出的高兴,他赶紧趁热打铁,又购买了几头牛。“虽然每天给牛添食、放养要花很多的时间,但我却干得十分带劲。我知道好日子都是靠自己奋斗出来的,只要肯努力,脱贫致富不是梦!”刘久荣感慨地说道。2017年年底,通过卖牛,刘久荣家的平均收入达到了脱贫的标准,他主动找到村委递交了脱贫申请书,摘掉了贫困的“帽子”。

谈起自己脱贫的故事,刘久荣笑着说:“现在我每天不是干农活,就是去牛棚精心饲养我的十几头牛,虽然很忙、很累,但我过得很充实,我觉得这些都不算什么,不劳动哪来幸福!很感谢政府和驻村工作队的帮扶,让我走出了贫困。今后,我打算建个牛舍,多养几头牛,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晋 ICP 备 11001212 号 主办:山西经济日报社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山西经济网独家所有
 
如转载请注明出处:山西经济网
   第01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财经新闻
   第04版:区域新闻·吕梁
   第05版:品牌山西周刊
   第06版:深度报道
   第07版:市县·综合
   第08版:公 益
刘久荣:牛圈里的“牛财牛道”
方山县:北理工科技人才工作站按下帮扶快捷键
离石区:精准选派30名机关干部到村任职
柳林县:选派53名干部到村任职
文水县:全力推进农村“厕所革命”
山西首家众筹茶“少东人”茶叶即将认筹
柳林县:干部到一线助力环境整治提档升级
柳林县:大力推进固废基新材料项目建设
柳林县:亿元保险助力农业发展
交城:做好垃圾分类 共建美丽家园
离石区委统战部多措并举推进社会扶贫工作
离石区:举办培训班为选派干部充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