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论 坛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山西经济网 | 站点收藏  
2020年8月4日 星期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媒体下的视觉新闻表达

袁文忠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来临,现在,无论走到哪里,逛公园、坐公交车,甚至走路时人们都在看着手机,手机已经成为信息传播的载体。人们都在看什么呢?大部分情况下,人们在看着快手、刷着抖音,看文字的人少之又少,间或有人翻看一下图片。可见影像在其中的地位日渐重要,图片、视频、图表等种类繁多的表达形式纷纷来到了台前,吸引着人们的眼球,赚取着流量,成为了大众的最爱。这就是目前人们的阅读现状。针于此,我们就应该分析短视频火爆的原因,有的放矢,开展我们的工作,把党的方针政策变为读者喜闻乐见的形式,直达读者眼球,滋润读者心田。

一、短视频风行的原因

1.互联网的飞速发展

短视频app风行,受众很大。这首先有赖于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几年前,人们在网速较慢的阶段,打开一张不算大的图片都比较困难的情况下,对如今手机可以流畅播放视频是不敢想象的。故而在以前网站上,视频很少,大部分新闻以图片和文字相结合的方式呈现。最近几年,网速倍增,基本上家家有了WiFi,在加上手机更新迭代的加快,播放视频变得轻而易举,短视频进而飞速发展。

2.短视频符合快餐文化的需求

生活节奏加快,能花大量时间来进行阅读的人不多,尤其是上班族的年轻一代,新闻的获取就是浏览手机。一次刷新一大串,对过长的视频往往较少观看。

3.短视频主题鲜明

一次只说一事,让人过目不忘。比如,现如今很火的,甚至都火到了国外的李子柒系列视频,就是一次只说一事,无论是美食还是服饰,都是如此。在她的美食视频里,就是视频拍摄跨越了四季,她也只是围绕一种美食来介绍,绝不拖泥带水。

4.短视频迎合了人们的欣赏习惯

短视频能很好地把图像、声音、背景音乐等元素结合起来,让人在视觉、听觉等方面获得多重享受。短视频的特点还在于其短,在几十秒时间里,就可看完一个,给现在快节奏的人们节约了大量的时间。在这方面,《学习强国》是其中翘楚,里面有很多有特点的短视频,让人们在很短的时间里就可以受到教育,学到知识。比如,它里面有一个“百灵”栏目,下面又有“推荐”“竖”“炫”“窗”“藏”“靓”“秀”“美食”等栏目,里面的视频大部分在几十秒或一分钟左右,最长的也不超过5分钟。这些短视频通过一个个简单的事例,讲述一个故事或说明一个道理,引人入胜,抓人眼球。

二、短视频制作要领

1.要选好主题

主题选得好,才能有人看。就拿李子柒的视频来说,她通常是介绍她自己家乡的饮食和生活方式,这满足了人们的好奇心。再比如张召忠的视频,也能满足人们对军事知识的渴求,吸引了大量的粉丝。

2.前期拍摄,充分调动各种因素

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可以反作用于内容,好的内容还需要好的形式来表现。这里还以李子柒的视频为例来说明这个问题。为了营造一种自媒体的氛围,使读者感到是李子柒自己在拍,故而视频里大部分用固定机位来拍摄,给人营造一种只有李子柒一人的错觉。实际上是幕后有专业团队在操作,有人写剧本,有人录声音,有人拍摄,服、化、道样样齐全。画面的构图、色彩、用光等都极为讲究,有时为拍摄一个镜头,还要等上很长时间,制作水准堪称一流。让观众既学到了知识,又获得了美的享受,不火才怪。

3.后期制作不含糊

后期制作时,要把握剪辑节奏。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要穿插使用,调光、调色要与剧情相符合。背景音乐要切合主题,该快则快,该慢则慢。如果在舒缓的音乐下,画面却飞快地变换,这会给人们一种不和谐的感觉。音乐的氛围也要和画面相搭,压抑画面和欢快的音乐是搭不到一块儿的,除非你想营造出一种诙谐的效果。在某些视频里,有的还是主流媒体,当发布会的主持人在说话时,却放着很响的背景音乐,根本听不清主持人在说什么。其实,背景音乐最好的使用就是使读者感受不到背景音乐的存在,但它却无时不在,起着很大的作用。

三、图片及图表

所发新闻如实在找不到视频,最好也要放几张图片。这是因为人们对图片的阅读兴趣比文字要强很多。如图片实在找不到,也要画几张图表,让人可以直观地来了解新闻或者事实。

图片还可以编辑成视频来使用。当有许多张照片时,可以把照片、文字、音乐、旁白及其它元素编辑成一个短视频。在编辑时,还可以运用照片景别的变化来造成推、拉、摇、移的效果,进一步增强感染力。

如照片少,也要注意新媒体的传播规律,能用竖幅的尽量用竖幅,横幅图能裁成竖幅的也一定要裁成竖幅。实在没办法裁,并且画面还是横幅长条的,可以把图横排,这也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图片的选择应遵循普遍规律,主体要突出、鲜明,构图要精到,用光要独到,使人一看就懂,而不是让人云里雾里,不知所云。要突出新闻的最本质特征,而不是细枝末节。

图表制作时也应适应传播规律,不应太复杂,因为手机就只有那么大。对复杂的问题,可以用多图来说,而不是都集中在一张图片上,特意来考验人的眼力。

综上所述,我认为,新媒体下的影像表达应遵循视频优先,图片、图表次之的顺序。只有这样,才能抓住受众,达到好的宣传效果。

(作者单位:晋城市新闻传媒集团)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晋 ICP 备 11001212 号 主办:山西经济日报社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山西经济网独家所有
 
如转载请注明出处:山西经济网
   第01版:要闻
   第02版:深度报道
   第03版:财经新闻
   第04版:广 告
   第05版:太原新闻
   第06版:山西税务周刊
   第07版:论 坛
   第08版:市县新闻
简论融媒体状态下党报记者的素质要求
对政务新媒体运营的几点思考
回归内容是纸媒制胜法宝
新媒体下的视觉新闻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