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太原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山西经济网 | 站点收藏  
2020年11月10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稻田公园稻花香

本报记者 姚 凡 通讯员 杨润德

金色的稻田里一台台收割机来往穿梭,打开收割机的闸门,“稻流”喷涌而出,连绵不断。聚在垄上的稻农个个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11月6日,晋源区花塔村稻田公园内的200亩水稻又迎来一年一度的收割季。

看着刚刚流出,带着秸秆清香的晋祠大米,村民陈变花高兴地说:“今年的大米最好吃了,闺女早早就把晋祠大米卖到浙江去了,两天就卖了几千斤。”谈到收成,陈变花难掩兴奋,今年亩产能达到1000多斤,一斤能卖到10块钱哩!

享誉三晋的晋祠大米,有3300多年的种植史,素有“北米之最、皇家贡品”之称。四季分明的气候,黑色弱碱性有机土壤及低温恒定、富含多种微量元素的晋祠难老泉水,共同造就了晋祠大米质色褐而透明、性软而韧、味香而甜的独特品质。

今年以来,晋源区依托深厚的农耕文化传统和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加大资金、技术、管理、设备等政策扶持力度,推动晋祠大米提质增效。晋祠镇王郭、北大寺、南大寺、赤桥、花塔等村,通过土地流转等方式先后复种晋祠水稻,在每亩1000元补助的政策引导下,今年东庄、长巷、索村等村集体新增复种达1000亩。截至目前,晋祠大米种植面积已达3000余亩,实现了闲置资源盘活、集体经济壮大、农民稳定增收的喜人变化。

下一步,晋源区将全面实施晋祠大米产业提升振兴计划,重塑晋祠大米品牌,开发晋祠大米符号价值。积极完成晋祠大米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工作,做大做强乡村旅游新业态,开创“全域旅游+乡村振兴”新境界,打造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使稻田公园更有魅力,稻作农耕文化更受欢迎,让晋祠大米成为太原市一张亮丽的文化名片。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晋 ICP 备 11001212 号 主办:山西经济日报社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山西经济网独家所有
 
如转载请注明出处:山西经济网
   第01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财经新闻
   第04版:论 坛
   第05版:太原新闻
   第06版:山西税务周刊
   第07版:论 坛
   第08版:市县新闻
太原加快构建城市路网体系
太原着力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
迎泽区优化营商环境激发企业活力
过太原解放纪念碑有感
万柏林区“科技大篷车”开进校园
绿莹莹的青菜 满满的爱
太铁多拉快跑助力电商黄金周
杏花岭区全力保障市民用药安全
小店区举行核酸采样检测应急演练
培训总人数达1277人
稻田公园稻花香
娄烦县鼓励青年人才助力脱贫攻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