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投资理财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山西经济网 | 站点收藏  
2020年12月2日 星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如何才能获取长期稳定收益?

本报记者 张 荣

“我欣赏那种勤奋有加、敬畏市场、性格寡淡、有投资洁癖的基金经理。”

记者:宋总,您是证券业内的专业人士,请问您自己的投资之路顺利吗?

宋立民:这几年我收获颇丰,所做的投资基本都能够获得超预期的收益。这在别人看来,一定会觉得是我运气太好了!其实是因为我的投资逻辑和一般人不太一样。因为我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赚钱,而是希望投出去的每一分钱都能优化资本市场配置效率,将资源集中到能够长期创造价值的行业和公司中去,从而分享到中国经济增长的红利。不断完善自己的投资体系,形成自己独立的思考,至于投资收益,只是资本市场在本人认知范围内给予的自然回馈。不主动、不拒绝,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正因为如此,我对于投资格外挑剔:打新产品不买,因为不喜欢赚割韭菜的钱;对于换手率过高的产品敬而远之,因为不喜欢赚交易的钱;量化产品也基本不碰,因为那是聪明人之间的博弈,我不配。我所配置的金融产品大都是那种业绩表现不紧不慢、回撤控制稳稳当当的产品。我欣赏那种勤奋有加、敬畏市场、性格寡淡、有投资洁癖的基金经理。对于特别看重产品进攻性,不考虑防御,某段时间突然表现特别出色的基金经理总是心存疑虑。

作为公司产品销售端的一名工作人员,我居然不是很喜欢和基金公司市场条线的人打交道,反而更愿意多和基金经理聊聊。某位领导曾对我善意提醒:你想要坚持长期投资,关键还是要看公司愿不愿意对你长期投资。的确如此,权益类投资天然存在波动性,只有内心强大底气十足的人才能忍受波动获取收益。不着急花钱,才能挣钱,投资就是这样反人性的事。

“即使投机成功的概率是90%,那10%的失败仍有可能导致本金全部损失。”

记者:作为大多数普通投资者来说,在进入市场投资之前,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宋立民:人生就是一场康波。我入行的时候正好赶上了中国资本市场蓬勃发展的黄金时期,所以很感恩这个时代,给予我家庭在物质生活方面极大的满足,让我在父母过去尚健在的时候能够尽身为人子的一份孝心。我对金钱的追求比较淡漠,反而认为能力才是真正的个人财富。认知能力的提升,才是值得终身追求的东西。我们在市场中看似只是谈投资,其实在生活中也是一样的道理。李宗盛用十多年的经历在《给自己的歌》中写成了这一句话:想得却不可得,你奈人生何。这表明了一个人生的道理:人生十有八九都不尽如人意,特别是在渴望追求的目标上,往往都是事与愿违。

成事有时候需要运气,而最坏的情况通过自身努力就可以避免。例如翼装飞行,空中一旦失误往往就意味着死亡。如果可以接受30%的死亡率,就可以去追求夏花般绚烂的人生体验。如果不能坦然面对失败的后果,那就不要去尝试。

投资也是如此:如果追求暴利,追求博弈的快感,就要接受血本无归的可能;如果想要实现财富的保值增值,就要努力保证本金不受损失。即使投机成功的概率是90%,那10%的失败仍有可能导致本金的全部损失。在投资中,我们可以因认知能力不够失去可能的高收益,但绝不接受赌博式投机失败。

股市充满了不确定性,如果在每一次投资前,都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假如这个公司是非上市公司,我还敢按照当前市场价格买入吗?如果答案是确定的,这样的股票投资选择就不会有太大问题。而事实上,人们大部分时候只是看中二级市场的流动性,基于交易性获利的预期来决定自己的投资行为。

缺乏认知体系,再叠加人性中的贪婪,对于投身股海的大多数人来说,想要获取长期稳定收益太难了。我的结论是:作为资质平平的普通人,建构自己的风险控制体系才是最重要的事情,只有先立于不败之地,才不会心生恐惧,才敢于长期持股,才能获得完整收益。

“股票价格两三年内的涨跌毫无意义,抓住时代趋势就是最大的成功。”

记者:在具体实践中,有哪些投资策略和风控体系呢?

宋立民:投资股票的收益可以来自于股票分红,也可以来自股价上涨,而股价上涨的可以来自于企业成长带来的价值提升,也可以来自资金推动带来的博弈机会。每个人都必须明白自己的能力边界,清晰自己的投资收益来源,才能建构自己的风控体系。

价值风格:假如一家上市公司仅从长期回报和分红率的角度就能满足投资人的预期,那么这个投资行为往往是相对安全的,这便是价值投资的锚定。举个例子,一些公用事业类公司具有良好的现金流,并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分红率。那么抛开估值体系的波动,这类公司对于资金周期较长且成本相对较低的产业资本来说,就是具备投资价值的标的。重阳投资就是这类风格的代表。

价值成长:某些行业龙头公司,具备很深的护城河。虽然所处市场已经相当成熟,但因为每年整体规模的增长,再加上市场占有率的提升,业绩增长的稳定性依然很高。投资这类高质量的公司,虽然不能期望有很高的收益,但成长的稳定性完全可以抵御市场波动,完全可以享受到长期复利回报。这种方式虽然慢,但日积月累之下也很是可观。安本投资就是这类风格的代表。

成长策略:如果说价值投资是投资行为中的盾,那么成长策略更像是一把矛。在流动性相对宽松、市场情绪较高的时候,市场可以根据比较确定的成长性,给予标的公司50倍甚至70倍的估值。但这些都是暂时的,大家不要忘记,在市场情绪悲观的熊市里,同一个标的 30多倍的估值都会让投资人摇头。

最近有研究报告声称,某些上市公司如果将预期增长率保持到2025年,估值将会回到50倍以下合理区间。这种说法是值得商榷的,某些行业进入景气周期后,短期内业绩可以很靓丽。但一两年的高增长并不意味着代表长期的确定性,市场情绪一致性预期,将这些行业的估值短期就推到了很高的位置。随着成长性不断被证实或是证伪,必然会面临较大的估值调整压力。

风险投资:以风险投资的方式寻找伟大的公司,以足够的耐心收获公司成熟的收益。这是少数顶尖的投资者才能做到的事情,投资决策都建立在对于人类文明演化史所拥有的上帝视角之上。人类社会正在面临着急剧变化,互联网时代的下半场已经到来,数据云、物联网将会改变原有企业的经营边界。在资本市场中,强者恒强,少数优秀企业成长空间巨大,市值占比将会大幅提升。

高瓴资本的投资风格正是如此。在张磊看来,“最好的投资是不需要退出的投资,如果能找到一个好的公司,跟着他投资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其实会有更多的复合收益,远远高于投资一家公司退出之后赶紧再找下一个”。这样的投资方式,完全无需在意股市的短期波动。股票价格两三年内的涨跌毫无意义,抓住时代趋势就是最大的成功。

股票投资总是在估值和成长两者之间进行选择,人们总是高估公司的成长性,而忽视估值的安全性。因为公司的未来需要时间来验证,对企业未来成长的判断总会出现分歧。缺乏对于成长的正确认知是很危险的,尤其在当下,股市经过两年的上涨,整体估值已然不便宜,指望估值再度提升不太现实。明年的宏观环境货币政策,我们认为相比较今年是会偏紧的,毕竟国内现在的宏观环境已经到了不放就是紧的地步。如果M2明年的增速小于10%,资本市场中价值和成长的锚就有可能会发生偏移,现阶段是到了该认真考虑风险的时候了。

“投资的前提是必须明白自己可能面临的风险,并有承担的底气。”

记者:投资者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投资策略和产品呢?

宋立民:上面介绍了对于估值和成长不同偏好形成的四种投资策略,我个人对前两种是比较认可的,也正因为如此,我并不过分担心股市接下来可能会出现的调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个人资产配置过程中,也可以配置部分第三种策略的产品,少量参与第四种策略的产品,前提是个人必须明白可能面临的风险,并有承担的底气。

查理·芒格的合伙人、美国喜马拉雅资本的创始人李录在《文明、现代化、价值投资与中国》一书中写到,价值投资本身是一条正道、大道。买股票就是以股东形式支持这个公司,在公司价值增长的过程中分得应得的利益,这条道就是可持续的。市场可以告诉我们价格是什么,但从来不会告诉我们真正的价值是什么。不能把市场当作老师,因为它只是一个可以利用的工具。投资的本质是对未来的预测,而预测得到的结果不可能百分之百准确,所以要求留有足够巨大的安全边际。

投资人可以通过长期不懈的努力,真正建立起自己的能力圈。能力圈概念最重要的是边界,没有边界的能力就不是真正的能力。如果你有一个观点,必须要能够清楚这个观点不成立的条件,这时它才是一个真正的观点。市场本身能够发现投资者身上几乎所有的问题,只要不在能力圈内,只要不知道自己的边界,一定会被整的很惨。

投资者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选择与自身相匹配的投资方式,在认知范围内的波动不是风险,超越能力圈的投资才是真正有风险的。资本性的永久丢失,才是真正的风险。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晋 ICP 备 11001212 号 主办:山西经济日报社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山西经济网独家所有
 
如转载请注明出处:山西经济网
   第01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公 告
   第04版:公 告
   第05版:晋周刊
   第06版:投资理财
   第07版:论 坛
   第08版:公 告
如何才能获取长期稳定收益?
扎实基本功 备好有力武器
长租公寓爆雷已超170家
两大头部券商因研报不合规受罚
2021年A股怎么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