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山西经济网 | 站点收藏  
2020年12月14日 星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我省国资国企改革强势推进,集中实施了14大板块的国资国企战略重组,省属企业数量从28家调整至19家,新兴产业企业大幅增加,国有资本布局更趋优化,国有经济加快从“一煤独大”向“八柱擎天”转变,为转型综改提供了强力支撑——
山西国企改革战略重组收官
本报记者 王龙飞
晋能控股集团实现了无烟煤绿色开采加工利用。(资料图片)
山西蓝焰煤层气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武乡南区块一处钻井现场。新华社记者 曹 阳 摄

10月30日,晋能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揭牌仪式在大同举行,标志着历时6个月、涉改资产2.6万亿元的省属国企新一轮战略性重组基本收官,我省国资国企改革阶段性完成国有资本优化布局。

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山西时强调,要落实好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要求,持续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实施一批变革性、牵引性、标志性举措,大力加强科技创新,在新基建、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新产品、新业态上不断取得突破,持续在国企国资、财税金融、营商环境、民营经济、扩大内需、城乡融合等重点改革领域攻坚克难,健全对外开放体制机制,奋发有为推进高质量发展。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我省国资国企改革强势推进,集中实施了14大板块的国资国企战略重组,省属企业数量从28家调整至19家,新兴产业企业大幅增加,国有资本布局更趋优化,国有经济加快从“一煤独大”向“八柱擎天”转变,为转型综改提供了强力支撑。

从今年4月成立华远国际陆港集团起到9月底成立晋能控股集团止,本次战略重组涉改资产2.6万亿元,占省属企业资产总额的79%;涉改一级企业20户,占改革前省属企业户数的71%;涉改人员86万人,占省属企业在岗职工人数的91%;涉改产业涵盖了焦煤、动力煤、钢铁、化工、信创、新材料、水务、物流、文旅、体育、燃气、农业、建筑、资管等14个领域。

煤炭产业:“双航母”引领格局正式启航

此次战略重组中,我省对关乎国家能源安全、关乎全省经济命脉的煤炭产业,合理控制总体规模,深度整合资源,按主要煤种实施集中,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行业龙头,省属煤企数量从7家集团调整至1家能源集团、1家煤企。

省委书记楼阳生在晋能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揭牌仪式上指出,山西作为煤炭大省、能源大省,长期以来为国家经济建设和改革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省属煤炭企业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功不可没。新时代如何做好煤炭这篇“大文章”,不仅事关国家能源安全战略,也事关山西高质量转型发展。省委把握国内外能源产业发展大势,对省属煤炭企业进行战略重组,形成晋能控股集团和焦煤集团能源产业“双航母”领航的新格局。相信这一改革必将推动山西能源优势真正形成拳头,使得优势真优、优势更优、优势长优,也必将载入山西国有企业改革史册、载入能源革命史册。

晋能控股集团由同煤集团、晋煤集团、晋能集团三户煤炭企业联合重组而成,同步整合了潞安集团、华阳新材料科技集团(原阳煤集团)的煤炭、电力、煤机装备制造资产,以及转企改制后的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资产总额达到1.11万亿元,煤炭产能约4亿吨,电力装机容量3814.71万千瓦,煤机装备制造资产规模368.65亿元,定位为全国第二大、全球第三大煤炭企业,世界一流能源集团。

成立晋能控股集团,标志着我省打造世界一流高科技、高效率、智能化、环境友好型的现代能源旗舰劲旅开启了新的历史征程,是我省国资国企改革一项标志性、牵引性、战略性举措。此举将有力破解省属煤企各自为战、大而不强、同质化竞争严重的困局,破解煤电价格矛盾、利益互为掣肘的“老大难”问题,破解煤机装备制造产业市场内部化、布局分散、同质化严重、无序竞争的格局,把山西煤炭资源转换为电力优势,把电力优势转换为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要素优势。

10月28日,山西国资运营公司与山西焦煤集团签署了山煤集团国有产权无偿划转协议。今年4月份由焦煤集团与山煤集团合并重组而成的山西焦煤集团,资产总额4416.4亿元,煤炭产能约2亿吨,其定位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炼焦煤和焦化企业。

重组后的焦煤集团确立了“三个领军”“三个领先”“三个典范”的“三个三”奋斗目标,积极推进省内外优质焦煤资源战略重组,在业内进一步增强了话语权和定价权。今年前三季度实现利润44亿元,位居省属企业首位;原煤完全成本等反映发展质量的指标正在逐步优化,重组成效已经开始呈现。

特色优势产业:培育拥有较强盈利能力的全国劲旅

这一轮的战略重组,对利用我省资源、市场、技术等有利条件,经过多年发展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钢铁、化工、新材料、建筑等产业,按照主业精干、管理精细、人才专业的要求,专业化整合,协同化发展;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强化创新驱动,引领转型升级;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在”原则,引入外部资本,优化股权结构,培育若干拥有较强盈利能力的全国劲旅,发挥国有经济对我省经济转型发展的带动力。

11月26日,潞安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举行揭牌仪式,标志着省属企业在高端化工领域的旗舰正式起航。这是我省推动“一煤独大”向“八柱擎天”转变,“在转型发展上率先蹚出一条新路来”的创新实践,对于进一步提高化工产业集中度,提升化工行业的竞争力,推动能源企业“三化一型”发展,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潞安化工集团以潞安集团“煤化一体产业”为基础,整合重组阳煤集团、晋煤集团、国控集团等省属企业优质化工类资产、配套原料煤矿及紧密关联资产设立组建。

重组后,潞安化工集团资产总额2233亿元,职工近8万人,将推进高端化、差异化、市场化、环境友好型“三化一型”发展,形成以化工为核心,以材料、能源为两翼的产业格局,尽快扭转煤化工行业整体性亏损局面,加快推动我省传统煤化工向现代煤化工转变,走出有比较优势、有特色竞争力的现代煤化工绿色发展新路。

潞安化工集团董事长王志清表示,要勇当全省化工行业集群集约、效益发展的“示范者”,勇当省属国有化工企业优化资源配置的“织网人”,勇当世界一流新材料产业生态圈的“先行者”。

10月10日,华阳新材料科技集团与山东如意集团合作建设的中国阳泉时尚科创产业城、与杭州高烯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打造的山西碳烯科技石墨烯项目正式开工奠基,标志着华阳新材料迈出了转型发展的坚实步伐。新签约的两个项目中,前者总投资100亿元,是目前全国唯一从煤炭原料做到终端产品的新材料全产业链项目;后者的产成品氧化石墨烯,可制造石墨烯气凝胶,是目前公开报道的世界上最轻的固体。

(下转第2版)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晋 ICP 备 11001212 号 主办:山西经济日报社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山西经济网独家所有
 
如转载请注明出处:山西经济网
   第01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公 告
   第04版:综 合
   第05版:深度报道
   第06版:专题新闻
   第07版:论 坛
   第08版:市县·公告
山西国企改革战略重组收官
“2020年11月全国5A景区品牌100强榜单”出炉
太原海关12月10日起原产地证书“秒审签”
携手合作 助推弯道超车
开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