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1版)
今年9月份,由原阳煤集团更名设立的华阳新材料科技集团,主业由煤炭产业改为主攻新材料产业,并整合重组省属企业相关新材料优质资产,保留阳泉煤业上市公司及部分煤矿资产,资产总额约1013亿元,煤炭产能2860万吨,倾力打造省属新材料产业旗舰劲旅。
华阳新材料科技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翟红表示,华阳集团将积极践行“127”战略,“1”,即一个方向,聚焦转型蹚新路这一战略方向;“2”,即两条路径,坚持走碳基材料和数字资产两条路径;“7”,即七个支撑,即气凝胶绿色节能建筑新材料、功能性纤维新材料、新能源蓄能新材料、石墨烯新材料、铝镁合金新材料、大数据物联网、5G智慧矿山。
“我们不仅要把这七个产业做大做强,未来还要形成模块化,可以实现配置最经济、成本最低、项目落地便捷,更有利于扩大生产规模。”翟红说。
今年6月份,省国资运营公司将山西建科集团、太原煤炭设计院两家企业股权注入建投集团,并将华控赛格和同方康泰两家上市公司母公司股权划入建投集团,通过一系列资本运作,为建投集团补充国有资本金15.86亿元,补齐了建投集团在建筑规划、设计、勘察、咨询等产业链方面存在的短板。
重组后,建投集团资产负债率从90%以上降到75%以下,资产总额突破1300亿元,资信评估达到AAA,资产质量、资本实力明显提升。近期围绕“六新”加快转型,先后成立了园区建设发展公司、静态交通建设运营有限公司,发挥出山西建筑行业领头羊的作用。
战略新兴产业:培育有核心竞争力的省内旗舰
4月8日,华远国际陆港集团有限公司揭牌仪式在太原举行。由此,拉开了省属国企新一轮战略性重组的大幕。
由山西能源交通投资有限公司整合全省物流资源改组设立的华远国际陆港集团,资产总额1058.53亿元,承担山西省铁路基础设施投资建设的战略使命,正在立体化构建大物流格局,推进公路港、铁路集运体系、航空等物流通道建设,布局一批区域性物流枢纽,打造立足山西、辐射全国、联通全球的门户型、枢纽型陆港,深层次提升对外开放功能,着力突破我省作为内陆地区陆港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的瓶颈,为山西转型发展提供高效率、低成本、有优势的坚强物流支撑。
省属国企新一轮战略性重组中,对符合未来发展方向、具有比较优势的信创、文旅、体育、现代物流、现代农业等产业,按照产业化、资本化原则,以市场化机制引领带动行业发展,以积极对接资本市场提高资产证券化水平,聚焦“六新”突破,围绕1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非均衡发展、换道领跑战略,加大国有资本投入,培育一批拥有较强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省内旗舰,发挥国有经济对我省经济转型发展的示范力。
9月29日,2020尧城(太原)国际通用航空飞行大会在清徐尧城机场举行。这是今年4月成立的华舰体育控股集团承办的一次大型活动。由省体育局5大板块资产整合重组而成华舰集团,其定位为专注于体育产业经营发展的旗舰级国有企业。省国资运营公司将直属公司山西国投体育集团和职业篮球俱乐部的经营管理权委托华舰体育控股集团行使。未来,华舰体育控股集团将盘活我省体育资源,促进体育与文旅、通航、康养产业融合发展。
12月9日,神农科技集团揭牌。成立神农科技集团,是省委和省政府立足我省特色农业优势,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打造高质量发展新支柱的重大举措。9月份,省政府为神农科技集团注资1亿元,引入山西农业大学(省农科院)、省农业农村厅及潞安集团、文旅集团所属优质资源,组建神农科技集团,并赋予其建设运营山西农谷(晋中国家农高区)的职能。
神农科技集团的组建,将创新山西农谷市场化管理模式,以科创和投资为主要抓手,重点撬动我省十大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着力打造山西农业资本投资平台、农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和农业产业品牌孵化平台,加快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今年11月份,省委决定把省属重点国企中条山集团划归山西云时代技术有限公司。作为我省倾力打造的山西大数据产业龙头企业,山西云时代近年来发展势头可谓相当强劲,尤其进入2020年以来,启动二次混改重组,省国资运营公司整合省属企业信息化、大数据、电子信息制造资产,将3家信创、半导体公司股权,无偿注入云时代公司,形成智能制造、信创技术两大业务板块,打造以数据为核心,大数据领域采集、管理、运营的枢纽中心和集设计、制造、服务于一体的全链条电子信息产品制造新型互联网企业。
云时代公司努力构建“国有体制、民营机制”,在今年9月举行的首届晋阳湖集成电路和软件业峰会上,与华为、浪潮等多家行业头部企业签署合作协议,引领山西数字产业发展,打造立足山西、面向全国的数字产业旗舰劲旅。
公共基础产业:培育全省有决定性地位的领军企业
10月30日,华新燃气集团揭牌成立。由国新能源集团、山西燃气集团和山西国际能源集团气化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三家企业重组组建的华新燃气集团,资产总额820亿元,煤成气抽采量35亿立方,燃气管网长度约6300余公里,管网输气能力300亿立方米,职工约3.5万人,拥有两家上市公司,成为省内上游煤成气资源最多、抽采能力最强;中游管网占比最高、储气调峰能力最优;下游市场份额最大、产业配套最完善的全产业链省级燃气集团,形成“勘探开发、资源储运、综合利用、装备制造及科技创新”四大业务板块于一身,上中下游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记者了解到,本次重组对服务国计民生的水务、燃气等公共基础产业,保持国有资本控制力,引入市场机制,增强供给能力,提升综合效率,创新商业模式,形成项目建设和投融资能力水平不断优化的良性循环,培育若干在全省具有决定性地位的领军企业,发挥国有经济对我省经济发展的保障力。
今年4月份,我省将万家寨水务集团和水务投资集团合并组建万家寨水控集团,注入省水利厅所属20户事转企事业单位。重组后的万家寨水控集团,定位为全产业链综合水务投资运营商,全面推动“五水综改”及“五湖”生态保护与修复,为山西及京津冀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提供强有力的水保障和水支撑。
在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推动下,省属国企脱胎换骨、面貌一新,国有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截至9月底,省属国企主要经济指标降幅已连续4个月收窄,9月当月实现利润40.3亿元,同比增长13.7%,今年首次实现月度利润正增长,并创下历史单月新高。效益回升也为改革重组创造了难得的宽松环境,改革重组与质量效益已经形成相互促进的正向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