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西县是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属吕梁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全县120个行政村都是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4089户、40671人。2016年以来,该县干部群众以“敢于担当、求真务实、众志成城、坚韧不拔”的脱贫攻坚精神,勠力同心,励志脱贫。2019年度,该县脱贫攻坚成效考核位列全省第一方阵,顺利通过退出公示;2020年2月27日,省政府正式批准退出贫困县,如期脱贫摘帽;2020年7月,接受了脱贫攻坚全面普查,全县脱贫攻坚工作取得决定性进展。在摘掉贫困县帽子后,汾西县强化“四个不摘”责任,牢固树立“交总账”“军令状”意识,着力巩固脱贫成果和提升脱贫质量,实现全面小康。
压实责任 真情帮扶
强化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效成色的组织领导
2020年1月21日,汾西县召开乡镇(区)党委书记抓脱贫攻坚工作述评会。临汾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县委书记任天顺在讲话中强调,要提高认识,充分认识做好2020年脱贫攻坚工作的特殊重要性,要压实责任,强化帮扶,巩固脱贫成果,提升脱贫质量。要高度重视省委巡视组反馈问题,干好当下,做好功课,抓好整改,凝聚脱贫攻坚合力。
为强化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效成色的组织领导,汾西县坚持脱贫摘帽不摘责任、不摘帮扶,县委书记、县长担任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组长,靠前指挥、一线督战。县委常委、人大主任、政协主席担任决胜脱贫摘帽九大战区指挥长,党政班子成员担任“5+13+14”指标落实17个专项工作小组组长,每名县级领导包联2个贫困村、包联1项重点工作。党政领导“双签”脱贫攻坚责任书,三级书记遍访贫困对象。继续压实“五个责任”,即县乡村三级主体责任,县乡干部包联领导责任,县直单位职能责任,包村干部、农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帮扶工作队等“三支队伍”帮扶责任,纪委监委监督责任,形成上下联动、各负其责的责任体系,并对3931名帮扶责任人“一对一、一对多”结对帮扶贫困户,将每周六定为“扶贫日”。他们带着真情实感,肩扛帮扶责任,创新思路、出谋划策,着力把帮扶政策变成一项项具体行动,极大地巩固提升了脱贫攻坚成效成色。
扶贫工程 持续发力
力推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效成色的政策落实
随着春节临近,位于汾西县永安镇太阳山村的洪昌养殖有限公司却异常忙碌:生产线上,一只只精心加工后的肉鸡被速冻储藏;成品库外,一箱箱肉鸡产品被装车外运。该公司董事长陈长水高兴地对记者说:“元旦过后,经销商就开始为春节销售加紧备货,我们的产品迎来旺销季!”
据悉,该公司在产业扶贫政策的支持下,已发展成集肉鸡养殖、肉鸡分割、饲料加工、熟食加工出口于一体的民营企业,成为汾西产业扶贫的龙头企业。由于采取统一供种、供料、供药、防疫、技术指导,以及固定鸡苗、饲料、回收价格的“五统一、三固定”做法,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的生产模式,不断扩大肉鸡养殖及相关产业规模,也有力地带动了贫困户脱贫和农民致富。其中,带动贫困户2710户,户均增收3600元以上。同时,整个肉鸡产业链条带动贫困户直接务工就业人员550人,间接带动贫困人口5800余人参与养殖、防疫、运输、屠宰等工作。汾西脱贫摘帽,该公司功不可没。
正因如此,汾西县在2019年脱贫摘帽后,2020年继续按照“1+X”产业布局,大力发展肉鸡、核桃、光伏、玉露香梨、“一村一品一主体”等特色产业,目的就是通过“产业带动就业、就业增加收入”这一利益联结机制,确保贫困户稳定增收,成为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效成色的有力支撑。(下转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