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 蕾
“山西电机公司在节能高效电机和智能电机方面走出了新路,省内的焦化企业要多使用这种高效电机,‘晋材晋用’、强强联手应对焦化企业标准化管理的考验。”3月26日,我省焦化行业高效节能电机技术交流暨焦化企业标准化管理推进会在晋中举行。会上,省工信厅二级巡视员王黎红对山西电机公司的产品给予了充分肯定。
众所周知,焦化行业是我省重要的传统支柱产业,产能、产量均居全国首位。当前,全省焦化产业正处于“转型与发展”的关键时期,绿色发展的要求更高、更迫切。电机是工业的“心脏”,在焦化行业生产装置各个环节不可或缺。据专家测算,120万吨规模的大型焦化项目需要使用各类电机350台以上,总功率规模2.2万KW以上。在此背景下,使用更加节能高效的电机就显得尤为重要。
节能装备市场需求迫切
2019—2020年,我省完成压减过剩焦化产能4000万吨以上,破而后立,今年我省将全面启动国家绿色焦化产业基地建设。在国家全面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形势下,能耗、煤耗约束性指标不断趋紧,焦化企业对节能高效电机产品在内的节能技术装备需求将更加迫切。
3月26日上午,由省工信厅主办的推进会在晋中市召开,我省部分重点焦化升级改造项目企业及各市工信局有关负责人参加会议。
“我们旨在引导企业加强系统管理,推动焦化企业在安全生产、生态环境保护、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技术进步等方面的管理水平不断提升,以加快推进我省建设国家绿色焦化产业基地。”会议现场,省焦化产业联盟秘书处的周炳杰对《山西省焦化企业标准化管理参考指南(试行)》进行了宣传贯彻讲解。
会场上,不少焦企负责人听得相当认真。“现在国内正处在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进程中,我省焦化行业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困难矛盾、风险挑战时时存在,尽可能多的‘充电’学习,有利于企业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把握机遇、增强风险意识,从而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和风险管控能力。”山西华鑫煤焦化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安环部部长乔建兵告诉记者。
省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全省炼焦工业增长6.6%,而从产品产量看,焦炭增长达5.6%。值得注意的是,炼焦工业技改投资增长2.1倍,增幅大幅快于上半年(增长14.9%)和前三季度(增长1.6倍),不难看出全省焦化行业正在绿色发展的道路上步履铿锵。
电机将实行新能效等级
与大多数参会企业负责人的感受相同,推进会内容“干货”不少。
太钢集团焦化厂首席工程师殷喜和分享了该厂大型焦炉标准化管理实践经验。他认为,焦化厂要走上智能制造道路,就要在工艺智能化、操作自动化、管理信息化三方面下功夫。“我们基于‘炼好每一炉焦炭’的理念,直接以焦炭质量和炼焦荒煤气为检测、分析对象,借助先进的炼焦生产过程跟踪、自动化检测与控制技术,基于大数据、神经元网络、数控模型与专家系统实现智能炼焦,以提高炼焦生产作业管理效率。”殷喜和表示。
行业专家、上海电器科学研究院的教授级高工陈伟华则对国内高效节能电机的现状和“十四五”发展趋势进行了解读。他表示,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我国电机能效水平逐步提高,但总体水平相较国外发达国家仍存在差距。在此背景下,去年5月29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2020年中国国家标准第13号公告,发布了新的电动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该标准将于今年6月1日正式实施。
“如何应对此次标准的升级是全社会共同面对的问题,就电机生产企业而言,由于6月1日起达不到‘IE3’能效限定值的电机就不得生产和销售,因此企业要从技术、装备、工艺、材料和销售等方面做好充分准备。”陈伟华表示。
我省电机技术行业领先
作为我省电机制造重点企业,山西电机制造有限公司在会上还对他们生产的YE4型超高效节能电机等重点产品和配套服务体系进行了介绍。会后,参会人员共同前往山西电机生产厂房进行参观,机械化、智能化的生产线受到大家的广泛关注。
山西电机公司董事长张文和介绍,近两年来,该公司生产的高效节能电机支持了中信金石焦化电机的提升改造,东义煤电、金塔山新能源、金晖焦化、亚鑫焦化等10多个省内焦化企业都采用了他们公司生产的高效节能电机。
在一条生产线的末端,一个20平方米左右的“玻璃屋”吸引了参观者的目光,只见里面一台机器人正在对电机产品进行全自动喷涂工作,经过智能化的运算,与人工相比,它的喷涂工作进行得又快又好。
记者了解到,该公司近年来坚持走科技兴企之路,加大了技术研发力度,在低压大功率、高压电机、变频电机等研发与生产方面取得一定成果。其自主研发的YE4系列三相异步电动机还入选了工信部2020年“能效之星”。而在行业即将实行新的能效等级之时,该企业已经率先自主研发出了符合新标准的YE5系列电动机。
“电机系统广泛应用于冶金、化工、煤炭、建材等多个行业和领域,我们拥有国内唯一的高效电机转子低压铸铝制备工艺‘打底’,就像是给设备换上更加有力和持久的‘心脏’,能够应对我省焦化企业对节能高效电机产品在内的节能技术装备的需求。”张文和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