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1版)将70万脱贫劳动力培训任务细化分解,对有劳动能力的脱贫不稳定户、易致贫户等重点群体进行普惠制培训,培训坚持需求导向,积极开展以持证就业为目的的菜单式、订单式、定向式、项目制培训。并依托全省统一的人员基础信息库,共享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劳动力建档立卡信息系统、职业技能培训实名制系统的业务数据,努力为脱贫劳动者提供技能培训、就业服务、劳动维权等全方位精准服务。
生态及光伏扶贫产业“点亮”致富路
“生态扶贫联动实施退耕还林奖补、造林绿化务工、森林管护就业、经济林提质增效和特色林产业增收‘五大项目’,创新生态建设参与机制,平均每年带动52万以上贫困人口增收10亿元左右。”张建成说。
“像在造林绿化务工方面,让贫困群众成为生态建设的参与主体、受益主体。全省58个贫困县组建造林扶贫合作社3378个,吸纳贫困社员7万余人,累计完成造林1300万亩,平均每年惠及4.3万贫困社员,人均年增收8700多元。”省林草局二级巡视员李振龙表示,“同时,还在退耕还林奖补、森林管护就业、经济林提质增效、特色林产业富民等方面,为全国脱贫攻坚提供了‘山西方案’和‘山西路径’。”
李振龙介绍,下一步将优化调整现有生态扶贫政策,深挖合作社造林、特色林产业、经济林提质增效和生态管护带动山区百姓增收的潜力,坚持绿化彩化财化相统一,实现惠及贫困人口向惠及整个山区老百姓转变,着力打造生态扶贫升级版。
此外,我省作为全国光伏扶贫首批试点,光伏扶贫也成为我省脱贫攻坚战场的又一特色亮点。
“2015年以来,全省建成并网光伏扶贫电站294.4万千瓦,总规模位居全国第二。其中建设村级(联村)电站5479座,集中电站53座,光伏扶贫蹚出了一条资产收益扶贫新路,成为推动贫困地区产业重构、助力脱贫攻坚,促进转型发展的新引擎。”张建成介绍。
据悉,“十四五”期间,全省光伏扶贫电站将力争实现每年发电收益稳定在18亿元以上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