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西,有这样一家电厂企业,它不把发电作为自己的主要盈利手段,而是将传统热电机组转化为园区及城市的电、热、汽、冷、水等多样化生产生活用能的综合能源供应中心,在最大程度提高能源利用率的同时实现创收 ——
本报记者 王龙飞 王 蕾
山西国锦煤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锦煤电”)位于太原、吕梁、晋中三市交界的交城经济开发区。在外部竞争日益激烈、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的背景下,该公司打开思路、创新发展,于变局中拓新局、谋发展,成功探索实践了“三市两园”综合能源体系,2019年开始扭亏为盈。截至今年上半年,实现利润连续两年保持增长,在同地区同类型企业中领先,为实现区域经济繁荣、生态环境友好双赢局面提供了新的动力。
破局:探寻扭亏“金钥匙”
近年来,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电力行业市场化进程的深化推进,国锦煤电拥有的两台300MW循环流化床发电机组竞争力不强,煤炭成本居高不下,企业经营出现亏损局面。
“国锦煤电只有抓住区域发展机遇,深挖存量资产潜力,培育发展优质增量,才能实现向综合服务型能源企业转型。”国锦煤电总经理王孝全找到了企业发展的新方向:机组没有优势,就要做敢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按照我省“打造能源革命排头兵”的要求,国锦煤电准确把握市场形势,主动寻求政策支持,联合山西综改示范区及交城经济开发区打造“三市两园综合能源体系”试点。
一发千钧,时不我待。国锦煤电旋即吹响攻坚克难、转型发展的战斗号角。依托煤机发电转型创新机制,以城市综合体和工业园区能源需求为导向,最大程度挖掘火电机组潜能,适应市场多样化需求。同时开展煤电联营,结合园区焦化、炼钢,实现煤炭分质梯级利用,降低社会用能成本……国锦煤电综合能源体系应运而生。(下转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