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龙飞
“新能源汽车EHS动力总成及零部件”等一批项目投产,“年产16GW高效单晶电池智能工厂项目”等开工奠基……10月30日,省第十二次党代会胜利闭幕后第一天,全省开发区2021年第四次“三个一批”活动在各地同步举行。省委书记林武指出,要持续做强项目建设第一支撑,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今年以来,全省上下多措并举扩大有效投资,加快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大力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全省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增长,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来自省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2%,高于全国同期(7.3%)4.9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速10.8%,比全国平均增速(3.8%)高7.0个百分点。
开发区担当项目建设主力军
10月31日,永济经济技术开发区与永济城运轨道交通开发公司、中色十二冶金建设公司、中国铁路设计集团公司、山西中辆新能源轨道交通发展公司五方共同签订了新能源轨道交通项目联合体合作框架协议。就在前一天,中辆新能源有轨电车基地项目开工。
这只是我省开发区掀起项目建设新热潮的一个场景。记者了解到,全省开发区2021年第四次“三个一批”活动共签约371个项目,总投资1043.6亿元,预计年产值1028.2亿元;开工385个项目,总投资902.9亿元,预计年产值778.4亿元;投产358个项目,总投资421.3亿元,预计年产值472.8亿元。项目涉及现代煤化工、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大数据、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医药及大健康、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文化旅游等产业。
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项目是第一支撑,开发区是第一阵地。省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全省88个省级及以上开发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6.9%,占全省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28.7%,对全省固定资产投资的贡献率为61.5%,与上半年相比贡献率提高13.7个百分点,拉动全省固定资产投资6.5个百分点。
工业投资内部结构不断优化调整
日前,在山西综改示范区东方雨虹山西(太原)建筑材料智能制造生产基地项目建设现场,塔吊高耸,挖掘机、装载机等各种大型机械挥舞着机臂在各自工作面上不停运转,施工人员也根据分工不同紧张地扎绑钢筋、支护模板、焊接设备,现场繁忙而有序。“目前,综合楼、卷材车间、泵房等14个单体项目已经全部开工,其中水性防水材料生产车间进展最快,已经完成基础建设,部分设备已经进场,与土建工程同步展开。”东方雨虹项目负责人表示,项目正在加快施工,为年底水性防水材料生产线投产积极创造条件。
工业投资对推动全省高质量发展和追赶超越具有重要作用。记者从省统计局获悉,前三季度,全省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0.5%,占全省投资比重35.2%。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24.2个百分点,比全省工业投资增速高26.9个百分点,拉动工业投资增长16.8个百分点;占工业投资结构的56.0%,比上年同期大幅提升11.0个百分点。“制造业投资增速高、占比高、对工业投资增长贡献高的‘三高’态势,表明了工业投资内部结构的优化调整,为全省工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夯实根基积聚了力量。”省统计局相关人士表示。
据介绍,今年前三季度,全省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21.3%,增速比同期工业投资增速快10.8个百分点,增幅比上年同期加快33.8个百分点,对全省工业投资增长贡献率为54.3%。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2.5%,占工业投资比重4.8%,比上年同期提升0.1个百分点。“工业技改投资的持续加大,为企业转型升级提高市场竞争力注入强大的内生动力。高技术制造业投资持续增加,助推工业转型升级提质。”省统计局专家表示。
(下转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