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晶 王帅
手机填写用电报装申请,两天内收到供电方案答复,足不出户办理供电业务,订单式的办电体验,让长治新林再生科技有限公司用电联络人刘文岗赞不绝口。这样的便捷服务,是国网长治供电公司数字化转型服务客户的一个缩影,也是提升管理水平服务群众的生动实践。
近年来,该公司以太行精神(吕梁精神)凝聚企业强大合力,以体制机制激发队伍干事创业热情,以创新突破推动企业转型发展,蹚出了一条在发展中转型、在转型中跨越的前进之路。
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连续四年保持全省A级,同业对标持续位居全省前列。近年来,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国家电网公司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近日,该公司被国网公司评为“管理提升标杆企业”。
弘扬太行精神
初心不忘为人民
国网长治供电公司汲取上党老区深厚文化积淀,通过常态化开展现场领悟、专题培训、文体活动等,将太行精神的核心要义与长供文化紧密结合,推动到一线、进班组、全覆盖,迸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今年7月份,该公司服务山西第七届旅发大会,在持续暴雨的极端恶劣天气、工期紧张的不利条件下,300余名党员干部顶风冒雨,坚守一线、高效协作,高质量完成长治滨湖区智慧配电网规划和建设任务,主干网架42天建成送电,为当地政府展示“长治品牌”提供强大电力支撑,被当地政府称为“服务转型的标杆单位”。
他们以服务人民为宗旨,结合地方特色,打造“星耀太行 电靓万家”服务品牌,营商环境的体系更加完善。通过严控计划、升级改造、带电作业、电网合环等手段,配变平均停运时长同比下降33.3%,供电可靠率99.894%。
同时,通过“网上国网”“办电e助手”等业务应用,全面推广线上办电服务,客户平均办电时长压减25%。停电时长更短、办电环节更简,客户电力获得感更强。
健全体制机制
以人为本塑队伍
国网长治供电公司以打破管理体制机制上的束缚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搭建创新要素,集聚共享平台,形成了跨专业、跨领域、跨单位的作战模式。
他们推行精益化管理,深化成本全过程闭环管理,提升投入产出效率。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深耕传统市场、开拓竞争市场、激活内部市场,不断打造新的利润增长点。深入挖掘存量电网资源,通过站外新建环网柜,延伸扩建39个间隔,主变负载率同比增加13.5%;通过调整运行方式、新建联络线、配变轮换等方式,节省电网投资6000余万元。
对长期冷备、无负荷、已销户和负荷小于200千瓦的用户间隔进行全面核查,借助政府力量清理僵尸间隔14个,有效提升资源利用率,让精益管理和精准运转成为企业发展的核心。精益管理的背后,科学的激励机制是主要支撑。
该公司建立“1+N”多专业绩效考评体系,围绕同业对标、营销运检专业管理、属地协调等重点工作,针对性制定专项考核办法7项,全方位提升考核管理效能。
同时,建立激励工资与业绩考核联动机制,拉大激励工资占比和差异,打破“同升同降”,实现“有升有降”,对业绩排名靠后的管理人员进行调离岗位或降职免职处理,实现“干多干少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大力开展“工匠计划”,遴选236名业务骨干组建精英团队,定期开展技能培训,近两年竞赛调考中累计59人次获得省公司及以上表彰,员工干事创业激情热情空前高涨。
坚持守正创新
挖潜增效蓄动能
国网长治供电公司树立“发现问题是进步,解决问题是创新”的工作理念,把电网建设、营销服务等前沿阵地作为创新的主战场,围绕配网运维、网上电网、营配贯通等重点工作,积极探索研究,让基层的好想法、好思路成为创新的不竭动力和源泉。
广大员工以生产经营中的“痛点”和“难点”为突破口,开展现场改善、局部优化、小改小革,解决生产一线实际问题,“便携式计量二次系统校验仪”成功量产,首次开拓省外市场。深化网上电网、配网可视化、营销2.0、智慧供应链等系统应用,以服务指标提升和业务场景应用为抓手,开展数据治理、探索业务创新,网上电网实现问题诊断、规划前期、精准投资、量化评价等全流程线上作业,获得山西企联“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一等奖,被评为国家电网大数据应用典型成果,代表省公司冲击国网公司青创赛金奖。
同时,深化无人机应用,建成220千伏侯堡站无人机机巢,全省首家开展无人机红外自主巡检,形成输变配专业无人机联动巡检新模式。
企业管理提升没有终点,国网长治供电公司将聚焦重点、强化执行,全力破解改革发展难题,进一步完善制度体系,提升管理水平,为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贡献智慧和力量,为长治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全力打造“全国创新驱动转型的示范城市、生态引领的太行宜居山水名城、山西向东开放和承接中原城市群的枢纽型城市”提供坚强电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