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人文视野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山西经济网 | 站点收藏  
2021年12月28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王和平:用舞蹈再现北魏平城气象
云冈舞在云冈石窟前华美亮相。 (资料图片)

12月14日,恰逢云冈石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周年。20年间,不变的是大佛脸上祥和的微笑和世人对石窟仰望的目光,变的是对石窟的高质量保护,以及系统研究利用不断提档升级。

20年专注于云冈舞研究,王和平首创云冈舞基本训练教材,精心培育云冈舞编导和表演人才,为云冈学高质量发展、活化云冈石窟艺术做出卓有成效的探索和实践。为中国舞蹈增添了一个备受瞩目的新舞种——云冈舞,应邀带领云冈舞演出团队四次走出国门惊艳国际舞台,推动云冈舞对世界文化遗产云冈石窟艺术的传播起到积极作用。

2021年11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文化和旅游部授予大同市文化艺术学校校长、国家一级导演王和平全国文化和旅游系统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记者见到王和平时,他正对自己主编出版的《云冈舞基础教程》做进一步精编补充,就是这本著作填补了我国云冈舞规范教材的空白,云冈舞走进了课堂、飞向了世界。

王和平的学术经历其实比较简单,担任大同市文化艺术学校副校长、校长近20年。2020年6月18日,云冈舞创作研究中心挂牌成立,王和平又多了一个头衔——云冈舞创作研究中心主任。云冈舞创作研究中心挂牌,云冈舞学科建设正式启动,20年孜孜不倦,作为倡导、推动、研究、教学的开拓者、践行者,王和平和他的团队迎来云冈舞研究创作的春天。

“云冈舞是云冈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云冈舞的灵魂来源于云冈石窟艺术,云冈舞学科的精髓是复活云冈石窟飞天造像,动态呈现石窟造像舞姿,是云冈石窟艺术的活态展现。”王和平认为,云冈舞就是从石窟中飞出的舞蹈。

从上世纪50年代起,云冈舞就一直在探索进行中,2002年大同市文化艺术学校开始整合创作云冈系列舞蹈,以云冈石窟雕像为创作依据,以北魏历史为创作脉络,以时代审美为创作手段,王和平和他的主创团队创作演出了《云冈长袖飞天舞》等为标志的云冈系列舞蹈,形成了节目演出有影响、理论研究有成果、美学观点有价值的学科建设基础。

随后,以莲珠纹托“千手观音”为创作构思的舞蹈《云冈莲珠纹舞》,在大同春晚惊艳亮相,引起轰动。2003年、2004年王和平带领他的主创团队又相继创作了《云冈六臂神舞》《云冈凤箫神舞》《云冈长袖飞天舞》等云冈系列舞蹈,逐步丰富并推动云冈舞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10余年间,他们带领云冈舞演遍全国,四次走出国门惊艳国际舞台,好评如潮,赢得广泛赞誉。

“云冈石窟艺术博大精深。我们研究的课题就是让1600年前静默无言的雕像动起来、活起来,用唯美的肢体语言带观众穿越千年时空,再现北魏平城气象,让云冈舞对世界文化遗产云冈石窟艺术的传播起到积极推动作用。”云冈舞创作研究中心挂牌成立,王和平和他的团队研究创作目标更加明确专注。

王和平说,戎华兼采,鲜卑当歌。研究云冈舞实际上也就在研究北魏平城时代的音乐舞蹈风格,而一切研究都要回归到历史和现实中。因此,在云冈舞创作中,云冈音乐舞蹈特色、道具、服饰、发型、冠饰等都是需要考虑的因素,只有把云冈舞学科建设与云冈历史文化紧密结合起来,舞蹈才能更为深入且丰满。2020年12月,云冈舞成功入选大同市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说明我们研究云冈舞的方向是对的,对云冈舞的挖掘是有深度的,对云冈舞的创作是有成果的,为今后申报省级、国家级项目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云冈舞创作研究中心正式挂牌,王和平深感使命艰巨。他表示,云冈舞创作研究中心将在大同市文化艺术学校对云冈舞前期创作研究基础上,高标准建设云冈舞学科,组建高素质学科团队,做好云冈舞教材《云冈舞基础教程》的编写和出版工作,为云冈舞培养专业舞蹈人才,适时推出以云冈舞和云冈乐为主的旅游专场演出,丰富旅游市场,促进文旅融合。同时,在不久的将来创作一部以云冈石窟为创作题材,反映北魏平城气象的史诗般舞蹈大戏。(李晓芳)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晋 ICP 备 11001212 号 主办:山西经济日报社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山西经济网独家所有
 
如转载请注明出处:山西经济网
   第01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财经新闻
   第04版:专题新闻
   第05版:太原新闻
   第06版:综 合
   第07版:综 合
   第08版:人文视野
塑无畏雄师 铸无上军魂
山西博物院三件文物亮相《国家宝藏》文物特展
抗美援朝战争史诗的新影像
第四届茅盾新人奖评选结果揭晓
王和平:用舞蹈再现北魏平城气象
霍州发现唐代千佛崖摩崖造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