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书记林武在晋中调研时指出,晋中要充分发挥科技创新方面的独特优势,打好“山西大学城”和“晋中国家农高区”两张牌,打造全省创新高地和人才高地。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明确提出,晋中要发挥山西大学城、晋中国家农高区优势,强化科技和人才集聚,建设全省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作为山西中部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的一年晋中如何担起历史使命,在建设全省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征程中蹚出“晋中路径”?
立足晋中实际,晋中市第五次党代会提出,要以山西大学城入驻高校和山西农大、山西师大为依托,规划建设核心区域面积66平方公里的山西“智创谷”,打造成为极具活力、充满潜力、富有魅力的山西版“中关村”。这是晋中发展划时代的一个崭新起点,也是山西大学城蝶变的开始。
晋中市委书记吴俊清说:“推动山西‘智创谷’建设,我们就是要用66平方公里的创新引擎,带动晋中1.64万平方公里、辐射山西15.6万平方公里,打造山西高质量发展的智力引擎。”
晋中机遇 晋中优势
山西大学城落户晋中近10载,20余万名高校师生集聚晋中。据统计,目前在晋中市驻市的省属高校有11所,有22名院士、365名博士后、5700余名教授,本科在校生22万人以上,其中就有1800余名博士、1.6万余名硕士。
这是晋中得天独厚、独一无二的科教和人才优势。
然而,对晋中来说,山西大学城的经济、文化、创新带动作用还远远没有发挥出来。以太原理工大学高校毕业生为例,2019届9000名毕业生只有22人落户晋中,到了2020届,这个数字降到了20人。
如何留住人才,对于曾经担任山西省教育厅厅长的吴俊清来说无疑是一个新的课题。
2021年10月15日,吴俊清率队赴北京西部控股集团、中国移动总部、中移铁通公司招商考察,对接洽谈项目。其中有两个项目都与山西“智创谷”规划建设有关。
北京西部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陈远东坦言,之所以与晋中牵手合作,看重的是晋中10余所大学人才的集聚和山西大学城的牵引作用。
有了优质的项目就必然能吸引优秀的人才。
而对于刚刚迁至晋中的山西师范大学,该市将全力支持其发展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建设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一贯制学校。
为推动山西“智创谷”建设进程,晋中市举全市之力,在晋中市委、市政府的全力推动下,各项基础性工作同步、全面展开。
从基础设施建设、教学环境改善、研发平台构建等方面,晋中市积极支持市域内18所高校硬件建设、软件提升,向打造全国一流大学、构建一流科创生态迈进。
在大学城周边规划出1000亩地,为驻地省属高校、省属医疗机构配建高品质人才住房和配套设施,全方位提供教育、医疗、体育、康养和休闲娱乐等优质配套资源服务,把“智创谷”建成全省优质的教育城,让更多人才扎根晋中大地,把心留在科技创新上。
……
从培养人才到留住人才,这是一项艰巨的工程,不仅对于晋中,这一实践也是在为山西破题。晋中市委、市政府正肩负使命,毅然决然开启了旨在为山西高质量发展打造智力引擎的宏大实践。
打造山西版的“中关村”
2021年11月17日下午,晋中市举行山西“智创谷”规划建设工作座谈会,大家集思广益、群策群力,深入探讨山西大学城未来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新愿景。
(下转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