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山西经济网 | 站点收藏  
2022年9月14日 星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安好“稳定器” 垒起“防火墙”
我省财政四项工作机制兜牢“三保”底线

本报太原9月13日讯(记者 马永亮)今年以来,我省基层财政运行面临严峻考验。为了“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以下简称“三保”),推动基层政府正常履职,稳住经济基本盘,维护社会大局稳定,全省财政部门将“三保”作为预算保障的重中之重优先安排,省财政持续加大财力下沉力度,已向市县特别是财力困难县调度资金1428亿元,超过同期留抵退税金额905.3亿元,有效缓解了基层财政收支压力,增强了基层“三保”托底保障能力。

如果说充足的下沉财力犹如为基层财政运行安置好了“稳定器”,那么,四项工作机制的建立,则是砌好了“防火墙”,确保市县财政库款保持在合理区间,基层“三保”全面落实到位。

建立事前审核机制,将全省所有县区全部纳入“三保”预算审核范围,进一步规范县级“三保”预算编制,确保“三保”预算优先安排、足额保障、不留缺口,从源头上防范财政运行风险。

建立日常监控机制,按月分析县区财政运行情况,指导督促基层财政严格“三保”预算执行、直达资金使用和债券资金管理,进一步规范基层预算管理行为。

建立应急处置机制,省市财政制定应急财力保障方案,县级财政健全应急工作机制,合力防范和处置“三保”风险。省级财政今年首次安排市县困难补助资金11.8亿元,预留中央留抵退税减税补助资金32.6亿元,重点解决年底市县可能出现的特殊困难。

建立财政资金直达机制,对民生资金分配、下达、支付、发放进行全过程、全链条监控。2020年至今,省财政分配下达直达资金3616.2亿元,涉及惠企利民项目11178个,有效发挥了直达资金精准滴灌、直接惠企利民作用。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晋 ICP 备 11001212 号 主办:山西经济日报社
 
著作权使用声明
 
本报已许可中国知网以数字化方式复制、汇编、发行、信息网络传播本报全文。本报支付的稿酬已包含中国知网著作权使用费,所有署名作者向本报提交文章发表之行为视为同意上述声明。如有异议,请在投稿时说明,本报将按作者说明处理。
   第01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综合新闻
   第04版:综合·公告
我省多景区迎客流小高峰
我省财政四项工作机制兜牢“三保”底线
中秋小长假期间 全省道路交通安全平稳有序
国际邮件代理报关系统上线运行
我省10年来年人均使用快递量增长28.4倍
要求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监管专员管理工作
省城文博场馆 迎游客度中秋活动精彩纷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