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山西经济网 | 站点收藏  
2022年9月29日 星期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扎根基层砺初心
——代县峪口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杨一鸣带领群众发展特色产业小记

本报记者 李影

时值金秋,代县峪口镇滹沱河沿岸,有机水稻长势喜人,稻浪翻滚,丰收在望。“看这一片黄澄澄的稻田,长得真好,今年一定能有个好收成!”村民老王喜气洋洋地站在地头,和前来查看稻田情况的峪口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杨一鸣分享着丰收的喜悦。

过去,峪口镇生产条件落后,农民缺乏致富门路。近几年,杨一鸣不断通过走访调研、问询专家,鼓励群众大力发展特色种植,在全镇种植4万亩玉米的基础上建成小杂粮、辣椒种植示范区;在胡家沟村依托景荣种植专业合作社建成大棚17座、暖棚2座,全年进行草莓种植,带动周边群众30余人人均增收1万元;针对山区地形,号召群众发展沙棘、核桃等种植,帮助群众年稳定增收6000元。

为进一步打消群众顾虑,他先行先试,个人投资10万元开展有机大米种植试点,全部采用全国农业专家张彩凤教授生产的有机黄腐酸肥料试种了第一批50亩有机水稻。试点成功后,将在峪口镇滹沱河沿岸推广种植,建设全省有影响力的有机大米种植基地,为恢复“代县有机稻米”品牌打下基础。

在发展特色农业种植的同时,杨一鸣又带领当地干部群众建起扶贫厂房,在东章村投资50万元建起了箱包厂,配备53台缝纫设备,为42名周边妇女提供稳定岗位;在峪口村投资52万元建设织袜厂,配备9台织袜机,带动周边40余名妇女增收致富;其他各村还入股联建了富峪轻纺厂、富滩轻纺厂,通过整合资金增资入股的形式投资到雁鸿纺织有限公司,以分红方式为贫困户实现增收,惠及贫困户3973户。

为进一步提高群众收入,镇里决定建设光伏电站。建设初期,由于群众的不理解、不配合,征地存在难度。杨一鸣主动深入一线开展动员工作,为群众答疑解惑,引导群众主动参与,在镇圪塔、上苑庄等村建成光伏电站共计1800千瓦,同时大力引导扶贫资金入股集中光伏电站,为全镇每年带来约800万元收益,用于改善群众生产生活设施水平。

为切实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有效助力乡村振兴,杨一鸣还带领干部群众深挖当地资源优势、开展招商引资。着力引进资金、人才、技术助农增收,在段家湾村建设了万亩松露试验田,试种黑松露油松苗、黑松露榛子苗;建设了香包生产作坊,精选优质药材,纯手工研磨,制成具有提神醒脑效用香包,首批产品已得到市场认可,后续计划加大投入,让小作坊转变为大工厂,实现产品产业化;充分发挥段家湾天然水源优势,规划投资100万元,利用天然优质水资源建设矿泉水厂;拟投资100万,建设药香厂,使用传统古方,加以现代化工艺,生产具有健身康养效用药香,再现代县非物质文化资源。

“有了这些特色产业项目,更有利于峪口镇村民增收致富。”杨一鸣对此信心满满。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晋 ICP 备 11001212 号 主办:山西经济日报社
 
著作权使用声明
 
本报已许可中国知网以数字化方式复制、汇编、发行、信息网络传播本报全文。本报支付的稿酬已包含中国知网著作权使用费,所有署名作者向本报提交文章发表之行为视为同意上述声明。如有异议,请在投稿时说明,本报将按作者说明处理。
   第01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综合新闻
   第04版:太原新闻
   第05版:山西税务周刊
   第06版:综合·公告
   第07版:综合·公告
   第08版:综合
阳泉力推市场产业链式发展
霍州:擦亮区域竞争力的“金字招牌”
太行深处邮路畅
晋中继续发放新一轮1.09亿元消费券
扎根基层砺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