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人文视野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山西经济网 | 站点收藏  
2022年11月8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冯耿光笔记:梅兰芳背后的银行家》面世
为北京出版集团文津出版社推出的靳飞又一力作

近日,北京出版集团文津出版社出版发行了资深学者、作家、诗人靳飞的作品《冯耿光笔记:梅兰芳背后的银行家》。这是该出版社继去年推出靳飞的两部作品《张伯驹年谱》《张伯驹笔记》之后,出版发行的又一部力作。

冯耿光是清末民初风云人物,曾任清廷军谘府第二厅厅长,参加辛亥南北议和,民国初期两度出任具有央行地位的中国银行总裁。他在中国京剧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家梅兰芳14岁时即开始予以资助,他们之间的合作与友谊维持终生,成为近现代史上的一个传奇。梅兰芳说,在他一生的事业中,受冯耿光影响最大,得其帮助最多。梅兰芳的秘书李斐叔则说,梅兰芳是冯耿光的第二生命,冯耿光也是梅兰芳的第二生命。遗憾的是,冯耿光长期任职金融界,相关资料不多,现已罕为人知。

作者靳飞被称为是“名流中的名士”,曾任日本东京大学教授、研究员,日本佛教大学研究员,现为北京戏曲评论学会会长。其著作以史料扎实、涉猎广博、文笔优雅、见解独到著称。著有《风月无边》《樱雪盛世》《北京记忆》《茶禅一味》《煮酒烧红叶》《沉烟心事牡丹知》《张中行往事》《梅氏醉酒宝笈》《旧风旧雨》《靳飞戏剧随笔》《张伯驹年谱》《张伯驹笔记》、梅兰芳《舞台生活四十年》(导言)等散文、随笔、戏剧及日本文化研究、民国人物研究等著作十余部,多达数百万字。

《冯耿光笔记》是靳飞关于民国人物研究的最新成果,今年正值冯耿光140周年诞辰,这是冯耿光的第一部传记。全面记述了近现代横跨军事、政治、金融、戏剧四大领域的重要人物冯耿光的非凡人生,进而展现出近现代中国金融界人物的群像,揭示出民国时期金融业的兴起对于中国社会所产生的深刻影响。

《冯耿光笔记》由著名书法家贾起家、梅兰芳外孙范梅强题写书名。

中国银行前行长李礼辉在序言中说:“《冯耿光笔记》不仅是冯耿光先生的个人传记,同时也填补了中国金融史研究中的某些空白,为人文学者参与金融史研究带了一个好头。”“关于金融史的叙述,没有外行话,没有背离史实,靳飞先生作为金融史学者亦是当之无愧的。”

另一位为《冯耿光笔记》作序者、著名京剧研究家翁思再则注意到靳飞所开创的独特的“笔记体”人物传记写法。“作者以‘笔记体’散文形式所描述的冯耿光先生行状,这种写法与传记文学不同之处在于凡事必从档案资料或书面证据中来,不容任何装饰;而这种形式比起年谱体例来,又可达到内容丰富、行文灵活的效果。作者记叙同一事件时,往往于档案或年谱支撑之下,以传主和他人有关书面资料互为印证,又以按语作注解或发表议论,旁征博引,蔚为大观。本书融学术性、资料性和可读性于一炉,于近代史、金融史和京剧史多有拾遗补阙,辄令我心领神会”。

该书出版后,靳飞填词纪念,词云:

鹧鸪天·拙著《冯耿光笔记》由文津出版社付梓,首次完整叙述梅兰芳冯耿光一生知音传奇故事,适逢冯公百四十年诞辰,或可慰其泉下寂寞——

一见倾心一世情,红尘粉墨互相成。梅花未展逢君子,老病冯唐赖旧盟。

抛万贯,共标名。留得戏曲任人评。风云从虎从龙后,更是风清云亦轻。丁剑阳 王亮鹏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晋 ICP 备 11001212 号 主办:山西经济日报社
 
著作权使用声明
 
本报已许可中国知网以数字化方式复制、汇编、发行、信息网络传播本报全文。本报支付的稿酬已包含中国知网著作权使用费,所有署名作者向本报提交文章发表之行为视为同意上述声明。如有异议,请在投稿时说明,本报将按作者说明处理。
   第01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综合·公告
   第04版:人文视野
   第05版:休闲空间
   第06版:专题新闻
   第07版:综合
   第08版:理论·践悟
原创文旅话剧《锦绣当歌》上演
河津市开展文物专项检查及调研工作
麒麟画馆举办“童心永贞”张连瑞中国画展
文化创新的积极探索
铁骨英姿 雪海流香
《冯耿光笔记:梅兰芳背后的银行家》面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