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山西经济网 | 站点收藏  
2022年12月10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对跨地区流动人员不再开展“落地检”,不得以没有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推诿、 拒诊急危重症患者,提高60岁以上特别是80岁以上人群接种率……
太原市发布优化疫情防控“新十条”

本报太原12月9日讯(记者 姚凡)今天,记者在太原市政府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该市在认真落实国家第九版防控方案和二十条优化措施的基础上,根据国家新十条、省新十条措施,结合实际情况,从十个方面进行优化调整,具体内容为:

调整第一落点管控。交通场站、公路卡口不再设立疫情防控检查站点,对跨地区流动人员不再开展“落地检”,不再扫场所码,不再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健康码和行程卡,不再进行检疫登记,不再实施“点对点”转运。

科学精准划分风险区域。按楼栋、单元、楼层、住户划定高风险区,无社区传播风险情况下可不划定高风险区。严禁以各种方式封堵消防通道、单元门、小区门。高风险区人员隔离第5天采样检测,结果为阴性后及时解封,做到快封快解。

优化核酸检测。不按行政区域开展全员核酸检测,进一步缩小核酸检测范围、减少频次。可根据防疫工作需要,开展抗原检测。对高风险岗位从业人员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核酸检测,其他人员实行“愿检尽检”。

优化重点机构管理。养老机构、福利机构、医疗机构、托幼机构、中小学校要严格查验外来人员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健康码。医疗机构不得以没有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推诿、拒诊急危重症患者。其他公共场所、公共交通等要严格落实“戴口罩”,不再查验健康码、行程卡、核酸检测阴性证明。重要机关、大型企业、一些特定场所和重大活动可由属地和单位自行确定防控措施。

保障群众基本购药需求。药店要正常运营,不得随意关停。不得限制群众线上线下购买退热、止咳、抗病毒、治感冒等非处方药物,不再实名登记。

优化调整隔离方式。具备居家隔离条件的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病例一般采取居家隔离,也可自愿选择集中隔离收治。居家隔离期间加强健康监测,隔离第6、7天后连续2次核酸检测Ct值≥35解除隔离,病情加重的及时转定点医院治疗。治愈出院(舱)的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不再实施7天居家健康监测。密切接触者隔离管控措施调整为5天居家隔离,也可自愿选择集中隔离,第5天核酸检测阴性后解除隔离。

加快老年人疫苗接种。坚持“应接尽接”原则,通过设立老年人绿色通道、临时接种点、流动接种车、上门服务等措施,最大限度为老年人提供便利,提高60岁以上特别是80岁以上人群接种率。

优化学校疫情防控工作。各级各类学校要坚决落实科学精准防控要求,没有疫情的学校要开展正常的线下教学活动。有疫情的学校要精准划定风险区域,风险区域外仍要保证正常的教学、生活等秩序。

加强基层服务保障。社区(村)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按照“一人一档”要求,分类建立重点人群台账,实施分级分类管理,提供就医便利。要强化对封控人员、患者和一线工作人员等的关心关爱和心理疏导。

保障社会正常运转。非高风险区不得限制人员流动,不得停工、停产、停业。医务、公安、交通物流、商超、保供、水电气暖等保障基本医疗服务和社会正常运转人员,以及重点企业员工要纳入“白名单”管理,相关人员要做好个人防护、疫苗接种和健康监测,保障正常医疗服务和正常生产工作秩序。

太原市卫健委副主任赵宏英介绍,目前全国疫情数据显示,超过90%的病例都是无症状感染者,带来的整体健康风险趋于缓和。但病毒经过变异,传染性、隐匿性增强,对有基础疾病和老年人等脆弱人群的风险依然较大,提醒市民要做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加强个人防护。如果个人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等新冠肺炎可疑症状时,在没有排除之前,应主动停止与社会面接触。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晋 ICP 备 11001212 号 主办:山西经济日报社
 
著作权使用声明
 
本报已许可中国知网以数字化方式复制、汇编、发行、信息网络传播本报全文。本报支付的稿酬已包含中国知网著作权使用费,所有署名作者向本报提交文章发表之行为视为同意上述声明。如有异议,请在投稿时说明,本报将按作者说明处理。
   第01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综合
   第04版:山西税务周刊
我省民营经济人士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会召开
太原市发布优化疫情防控“新十条”
我省企业“创新达人”宣讲报告会线上直播
太原制定新冠病毒感染人员分级分类诊疗方案
流转土地种植梨果 农民增收日子红火
正确引导,提高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率
省市场监管局对防疫物资经营者发出提醒告诫函
山西农信出台九条措施助力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