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山西经济网 | 站点收藏  
2023年5月14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交城县兴隆养殖专业合作社:产业兴农的路子越走越宽

■ 肖雅

卦山八峰耸峙,玄中百代净土。站在交城县城头村远望,仿佛置身于历史与现实交织的时光画卷中。这个拥有3000多人口的小村庄祖祖辈辈以农耕为业,由于出了不少文化名人,被称为“文化村”。

这个远近闻名的“文化村”村民文化底蕴深厚、目光长远。村民郭秋梅和丈夫石公就是其中引人关注的一对。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关键。产业兴必须企业兴。专业合作社作为新兴农业市场主体,受到国家的大力扶持。郭秋梅和石公夫妇果断投资兴业,早在2007年就创办了交城县兴隆养殖专业合作社。石公说:“我们积极响应政府号召,把全部的人力、物力、财力都投入到养殖专业合作社中。”

据介绍,合作社累计投资1000多万元,年出栏生猪最多达到1000多头,肉鸡达到了每两个月向市场出售3万只的规模。还为周边市县村500多户农民提供了养殖技术和种源。由于成绩突出,2011年,合作社被省农业农村厅授予“山西省省级农业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称号。

率先富起来的石公致富不忘众乡亲。他说,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村民富了,村庄美了,村风好了,共同富裕就基本实现了。家乡生养之恩、哺育之情,当涌泉相报。虽然我力量微薄,但为家乡作贡献责无旁贷。

前些年,城头村启动了更新供水管网及配套工程项目。该项目不仅可以改变原有供水网跑、冒、滴、漏的水资源严重浪费现象,还可以保护生态环境,提高村民生活水平,推动村经济加快发展。兴隆专业合作社出钱、出力,帮助村里在耕地道路的十字路口安装水泥管,打通退水渠,达到旱涝保丰收。随后又帮助村里新建起钢筋混凝土大水塔,让村民们用上了洁净的自来水。大家都为郭秋梅夫妇竖起大拇指。

作为一个办企业十多年的老人,石公深刻体会到创业的艰辛。他说:“作为一个农企,我们享受到国家乡村振兴政策的阳光雨露,虽然创业不易,但志向不改,我们不仅要发展企业,更要参与公益,多为家乡发展、为乡亲富裕出一份力。也相信,随着国家促进经济发展、推动乡村振兴政策的进一步落实,乡村的营商环境会进一步改善。以农为本、依农兴业、为农服务的路子会越走越宽广。”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晋 ICP 备 11001212 号 主办:山西经济日报社
 
著作权使用声明
 
本报已许可中国知网以数字化方式复制、汇编、发行、信息网络传播本报全文。本报支付的稿酬已包含中国知网著作权使用费,所有署名作者向本报提交文章发表之行为视为同意上述声明。如有异议,请在投稿时说明,本报将按作者说明处理。
   第01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综合
   第04版:特别报道·综合
兴县“四轮驱动”全力打好“精品杂粮牌”
妻子坚持求“女基督”治病 结果自酿苦酒
腹泻就是肠道疾病?你太单纯了!
开展火灾事故演练 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交城县兴隆养殖专业合作社:产业兴农的路子越走越宽
民警进社区 开展交通安全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