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山西经济网 | 站点收藏  
2023年6月13日 星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为把“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
省财政厅用“四招”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本报太原6月12日讯(记者 马永亮)6月12日,记者从省财政厅获悉,该厅将从四方面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从而统筹推动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更好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根本性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支持开展价值核算。2022年以来,省财政厅统筹省级生态环保能力建设专项资金839.89万元,支持开展经济生态生产总值核算与考核工作,助力动态量化展现我省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修复成效。

完善纵向生态保护补偿制度。为引导地方政府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高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能力,我省自2009年起设立了省对县级生态转移支付,2023年,省级预算安排6亿元。在加大转移支付资金规模的同时,不断完善转移支付分配办法,在继续对《山西主体功能区规划》中省级限制开发的重点生态功能区和省级自然保护区、省级森林公园所属县区给予补助的基础上,2023年又将省级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湿地公园等省级禁止开发区所属县区纳入补助范围。

建立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在沿汾6个设区市(忻州、太原、晋中、吕梁、临汾、运城)探索实施了汾河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试点。试点创新性实施水质与水量联动考核,配套制定了生态流量保障工作机制及汾河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机制断面水质、水量目标,生态保护补偿资金按月核算、年终结算,建立起汾河流域上下游“保护者、受益者和损害者、赔偿者”之间横向直接的互动关系。2022年,汾河流域横向生态补偿资金达6.19亿元,汾河流域国考断面优良水体比例同比提升14.3个百分点,真正实现了我省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的突破。

2023年,将继续深入实施汾河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探索建立桑干河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持续完善省内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体系,积极推动黄河流域跨省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立。

推动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利益导向机制。2022年,我省财税部门严格落实环境保护税法,全省全年环境保护税收入10.94亿元。按照省委、省政府“五水综改”要求,深入推进水资源税改革,通过税收制度安排,引导、调节城镇公共供水的用水结构,带动水资源的集约高效利用。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晋 ICP 备 11001212 号 主办:山西经济日报社
 
著作权使用声明
 
本报已许可中国知网以数字化方式复制、汇编、发行、信息网络传播本报全文。本报支付的稿酬已包含中国知网著作权使用费,所有署名作者向本报提交文章发表之行为视为同意上述声明。如有异议,请在投稿时说明,本报将按作者说明处理。
   第01版:要闻
   第02版:2023年,山西各地经济工作这么干
   第04版:综合新闻
   第05版:金融
   第06版:2023年,山西各地经济工作这么干
   第08版:综合
省财政厅用“四招”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联办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专场招聘会
晋控电力:力保全省人民安全用电清凉度夏
太原向互联网广告乱象“亮剑”
​2023国际(大同)美食文化节将于6月21日举行
全省禁毒宣传媒体行阳泉站活动启动
举办乳腺健康知识讲座暨义诊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