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专题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山西经济网 | 站点收藏  
2023年6月20日 星期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广东茂名荔枝从小特产变成大产业

新华社记者 徐弘毅

又是一年荔枝红时。清晨5点,广东茂名高州市根子镇柏桥村的荔枝种植户老刘早早开始采摘荔枝,4个小时后,他开着摩托车把刚摘完的50多斤荔枝送到收购点,随即折返采摘下一批。天气越来越热,果农们要赶在正午气温升高之前多采收荔枝,卖个好价钱。

茂名是荔枝之乡,全市荔枝种植面积近140万亩,年产量近60万吨。近年来,茂名市发展农村特色产业,推动当地土特产从小特产向大产业转变。

果园里,红彤彤的荔枝挂满了枝条。一辆印着“田头小站冷链”字样的货车车厢内,数千斤荔枝已经通过预冷去除了“田头热”,使得保鲜期有效延长。之后,它们将通过冷链物流运往全国各地销售。

高州市根子柏桥龙眼荔枝专业合作社社长何达为说,通过高效冷链物流,当地荔枝可在24小时内“从田头到餐桌”送达华北、东北等地的消费者手中,“最近我们每天都有上万斤荔枝运往全国各地”。

鲜果加工厂也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一年前,投资3亿元的广药王老吉广东荔枝(茂名)产业园在高州投产,其集荔枝清汁生产、荔枝饮料罐装生产为一体,年产值约4亿元,创造了500个就业岗位。如今,茂名荔枝精深加工产品已达30多种,“一年四季吃上荔枝”成为现实。

在“生产、加工、科技、品牌、文旅”全产业链发展下,茂名全市90%以上的镇、街道、国营农场种植荔枝,85%的农户从事荔枝产业,荔枝龙头企业达到27家,荔枝全产业链年产值超百亿元。

不久前,《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对菲律宾正式生效,茂名荔枝紧抓机遇拓展市场。6月2日,一批重达20吨、货值32万元的鲜荔枝获得茂名海关签发的首份对菲出口RCEP原产地证书,得以实现“零关税”进入菲律宾市场。

“今年公司接到的海外订单比去年多,其中不少是新客户。”广东泽丰园农产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林波说,“我们用好RCEP政策红利,推动荔枝扩大出口、香飘世界。”

据当地统计,2022年茂名荔枝出口量达5156吨,同比增长77.18%;出口额10300万元,同比增长121.22%,海外市场进一步扩大,实现了出口量、出口额双增长。2023年,茂名荔枝出口量预计同比增长30%以上。

在茂名,从小特产走向大产业的,不只是荔枝。近年来,茂名基于一方水土、突出地域特点,大力打造荔枝、龙眼、化橘红、沉香、三华李“五棵树”、罗非鱼“一条鱼”和高凉菜“一桌菜”等特色产业。2022年,茂名“五棵树一条鱼一桌菜”全产业链总产值达422亿元,从业人员达58.9万人,带动每户农户年均增收1.2万元。

“一果兴,百业旺”,在特色产业带动下,茂名市农业总产值连续3年破千亿元。当前,在广东“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推动下,茂名着力破解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难题,全面壮大县域经济、推进乡村振兴。

夏天的柏桥村,洋溢着甜蜜和丰收的喜悦。在当地宣讲乡村振兴实践的“柏桥讲堂”上,人们分享着产业振兴的做法和心得,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干事创业劲头十足。根子镇柏桥村党总支部书记何郁说:“我们将做好果农增收致富的带头人,带领村民走向共同富裕。”

茂名市委书记庄悦群表示,茂名将继续做好“土特产”文章,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父老乡亲有更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晋 ICP 备 11001212 号 主办:山西经济日报社
 
著作权使用声明
 
本报已许可中国知网以数字化方式复制、汇编、发行、信息网络传播本报全文。本报支付的稿酬已包含中国知网著作权使用费,所有署名作者向本报提交文章发表之行为视为同意上述声明。如有异议,请在投稿时说明,本报将按作者说明处理。
   第01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财经新闻
   第04版:公益
   第05版:深度报道
   第06版:特别报道
   第07版:专题新闻
   第08版:综合
“无人”胜有人,浙江“智造”加速跑
新空间 新裂变 新势能
深圳着力构筑更好“软环境”助力创新发展
福建漳州:
听,科创与产业在安徽融合“共鸣”
广东茂名荔枝从小特产变成大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