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太原新闻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山西经济网 | 站点收藏  
2023年7月6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晋源压面:记忆中的家常味道
王亚茹正在晾晒豆面压面。 杨润德 摄

“六月牺汤赛人参。”在晋源区,自古就有盛夏喝牺汤的习俗,而牺汤的灵魂伴侣便是晋源压面。

走进晋源区晋祠镇王郭村,沿着墙上的“压面”招牌和电话指示牌前行,迎面而来就是满院笔直的面条。小院中玻璃封顶,阳光透过玻璃照射进来。自制的钢筋支架上,淡绿色的细长面条对折悬挂,笔直顺滑,极具美感。

豆面压面是晋源人红白事宴中不可或缺的重头戏。自古以来,晋源地区种植小杂粮较多,当地人为了调剂饮食,会变着花样制作各种面食。豆面因其方便保存和耐煮筋道,逐步从众多谷类食材中脱颖而出,形成一道流传多年的美食——擀面汤。

提到压面,这家店的主人王舍贵说:“我干压面这一行已经有30多年了。用的都是真材实料,每天要准备至少25公斤鸡蛋,也不额外添加盐,面条煮出来爽滑筋道,吃起来满口留香。”如今,其大女儿王亚茹逐渐掌管起日常业务,他们家的面条依旧是常常供不应求。今年年初,他们购进了一套轧片成型机组,可以自动拌面、压面,制作效率大大提高。“以前一小时只能用掉25公斤面,现在一小时就能用掉100公斤面。”王舍贵说。

每天早上,父女俩把绿豆面和白面按配比放进拌面机,再按照0.5公斤1个鸡蛋的比例把鸡蛋液倒入,加入一定量的清水,仅用2分钟时间15公斤的面就拌好了。拌好的面经过几个滚轮被压成固定宽度的面片,再将面片放入压面口,1.4米长的面条便源源不断地被推出挂在面杆上。接下来,将一挂挂豆面挂在院内晾干。

王舍贵说,晾面也有讲究,必须随着气温随时调整,晴天只需四五个小时即可晾干,雨天则可能需要一两天时间。湿度太大,要加长吹风时间;湿度太小,则减小风力或者缩短吹干时间。“只有这样,晾干的面条才会很筋道。”王亚茹说。

这家店开了30多年,已成为晋源人记忆里的味道,更成就了一道极具人情味和本土特色的地标美食。 杨润德 宋烨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晋 ICP 备 11001212 号 主办:山西经济日报社
 
著作权使用声明
 
本报已许可中国知网以数字化方式复制、汇编、发行、信息网络传播本报全文。本报支付的稿酬已包含中国知网著作权使用费,所有署名作者向本报提交文章发表之行为视为同意上述声明。如有异议,请在投稿时说明,本报将按作者说明处理。
   第01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金融·公告
   第04版:太原新闻
如何有效落实消防安全责任?
杏花岭区信访局助推和谐社区创建
阳曲热源厂各项建设目标接近尾声
太原3家文博单位项目入选 2022全国文化遗产旅游百强案例
万柏林区市监局开展专项执法检查行动
党建引领,打造家门口“生活圈”
晋源压面:记忆中的家常味道
为老年人托起“稳稳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