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理论·践悟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山西经济网 | 站点收藏  
2023年7月14日 星期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融媒体时代新闻标题的制作技巧分析

■ 高秀利

新闻标题浓缩了新闻内容,集中表达了新闻事件,关系到新闻的传播效果。因此,新闻工作者需合理设计与构思新闻标题,以便将公众的吸引力吸引过来,激发公众的阅读欲望。

一、新闻标题的作用

新闻标题在新闻报道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一是提示内容,新闻标题设计时,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新闻要素涵盖,对新闻事件进行概括,向公众简要提示新闻内容;二是吸引受众,新闻标题对受众的吸引力直接决定受众是否实施深度阅读行为,如果新闻标题具有较强的吸引力,那么受众将会对新闻事件、文章报道等主动关注和了解;三是取舍导向,制作新闻标题时,需对新闻事件进行精心筛选,既要考虑受众的阅读倾向,又要将标题的舆论引导作用发挥出来;四是美化版面,通过合理选择新闻标题的字体、字号等,可促使新闻报道的整体可读性得到增强。

二、制作新闻标题的技巧

1、合理运用对比反差等手法

融媒体时代显著加快了信息的产生与传播速度,人们借助移动终端设备和网络技术,即可快速获取相应的新闻资讯,而精心制作的标题更能吸引受众。因此,在制作新闻标题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运用对比手法。通过对比反差等技巧的合理运用,结合新闻内容,提炼概括两种具有对比关系或存在差别的事物,以反差形式将新闻事件的本质凸显出来,促使新闻价值得到强化,从而激发受众的阅读兴趣。例如,在反映鹤岗房价的新闻报道中,某媒体对比了买房和卖出时的价格差异,将鹤岗房价的低廉真实地反映了出来,鹤岗的房价又与其他地区的房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进而将受众的注意力有效吸引了过来。

二是提炼新闻亮点。传播信息是新闻媒体的基础功能,人们观看电视、收听广播、打开新媒体平台等,主要目的就是对需求的新闻信息进行获取。新闻标题提炼和概括了新闻事件,若标题过于宽泛,将会与受众的关注点不相适应。因此,新闻工作者需结合受众的信息关注需求,将新闻中最主要的信息给挖掘提炼出来。在具体实践中,可从这些方面着手:首先,地域贴近。若新闻事件发生地点接近于受众生活地区,受众将会产生更高的关注度。因此,制作新闻标题时,需将地域贴近性原则考虑进去,促使新闻与受众的地理间隔得到缩短。其次,经验相近。人们往往感兴趣于那些较为熟悉的事情,更愿意关注接近日常经验的新闻。如果能够重合新闻传播者的经验和受众经验,受众将能够有效接受传播内容。因此,新闻工作者需将受众的熟悉经验纳入考虑范围,制作能够引发受众经验共鸣的新闻标题。最后,利益相关。受众更愿意关注那些与自己利益有着紧密联系的新闻。新闻工作者在制作新闻标题时,需寻找新闻内容与民众利益之间的联系点。

2、巧妙设计和构思

新闻标题制作过程中,既要紧密联系新闻事实,又要充分考虑受众的情感需求。通过巧妙设计和构思,促使受众的情感共鸣得到激发,进而提升传播效果。

第一,感情充沛。目前很多新闻工作者对网络热词大量使用,但由于缺乏真情实感的注入,导致传播效果不如人意。针对这种情况,要结合新闻事实,合理选择标题的用词和语气,促使新闻标题的感情色彩得到增强。

第二,态度鲜明。客观是新闻报道的重要原则,态度鲜明是发挥新闻舆论导向功能的重要手段,两者之间处于和谐统一的状态。新闻工作者既要向民众传递事实,又需要在新闻传播过程中引导社会舆论。因此,新闻工作者在制作新闻标题时,一方面要客观报道新闻事实,另一方面需将立场态度等鲜明表达出来。

3、恰当设置悬念

融媒体时代下,新闻信息种类、数量等呈现出急剧增长的态势。通过设计能够引起受众兴趣的新闻标题,可以激发受众的阅读欲望。

第一,留设悬念。部分新闻事件的故事性特征浓厚,或新闻事实与受众的日常认知存在着偏差,新闻制作者即可将悬念设置于新闻标题中,这样既可以对新闻事实进行高度概括,又能够激发受众的探究兴趣。以“看过猴子,看过博士猴吗”这一标题为例,即留设了悬念:什么是博士猴?难道猴子也能考博了?这样一下子就将受众的眼球吸引过来。

第二,故事化表达。目前在新闻写作领域,故事化表达方法已经受到充分的重视。而在新闻标题制作中引入故事化方式,能够促使媒体与受众之间的距离得到缩短,受众的阅读兴趣也可快速引发。以“狗吃的都是名牌,他欠的钱却不还”这一标题为例,仅用14个字就描述了一个令人想要一探究竟的故事,同时也充分展现了老赖的“赖”性。

三、制作新闻标题的注意事项

1、避免夸大其词

新闻标题虽然具有引发受众阅读兴趣的重要功能,但也不能对读者产生误导。如果背离新闻事实追求奇特和新颖,受众阅读过新闻内容后会有被“忽悠”之感,不仅新闻传播目标难以实现,还可能产生一些负面效果。例如,某自媒体平台发布了题为“一家十三口遭灭门”的新闻,受众阅读过新闻内容后得知,原来是某户村民养的13只鸭子被两只狗咬死了。这种标题已经构成了网络谣言,造成了十分恶劣的社会影响。

2、避免题不达意

新闻内容是制作新闻标题的主要依据,标题必须要呼应新闻内容,将真实、有效的信息传递给受众,否则将会对受众造成误导。例如,某媒体发布了题为“银行卡未丢,17万元不翼而飞”的新闻。单单看到这一新闻,人们首先想到的是银行的安全系统是否出现了问题。但通过阅读新闻内容得知,原来此男子将卡号密码泄露给了其他人,并不是银行的责任。这种新闻标题与新闻事实明显偏离,对受众造成了误导。因此,新闻工作者在制作新闻标题时,不能够单单追求点击量或阅读量,而是要坚守媒体责任。

3、避免过于低俗

标题制作中,如果将一些低俗化的表现手法运用过来,虽然引起了受众的注意,但却阻碍到新闻业的规范化发展,挑战了新闻的严肃性。新闻媒体肩负着引导舆论导向的职责,如果在新闻标题制作中出现低俗字眼,新闻媒体的公信力将会显著降低。

综上所述,为提升新闻传播效果,需充分重视新闻标题的制作环节,巧妙构思新闻标题,以便将受众的注意力有效吸引过来。需注意的是,在构思新闻标题时,既要考虑新闻标题的吸引力,又要将新闻基本生产原则贯彻下去,避免与新闻事实背离。(作者单位:阳泉市广播电视台)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晋 ICP 备 11001212 号 主办:山西经济日报社
 
著作权使用声明
 
本报已许可中国知网以数字化方式复制、汇编、发行、信息网络传播本报全文。本报支付的稿酬已包含中国知网著作权使用费,所有署名作者向本报提交文章发表之行为视为同意上述声明。如有异议,请在投稿时说明,本报将按作者说明处理。
   第01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金融·公告
   第04版:理论·践悟
现代媒体格局下,地方广播电视台如何守正创新
计算机软件工程方法的进展研究
融媒体时代新闻标题的制作技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