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肖继旺
5月2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2022年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考核评估情况的通报》中以清单形式通报了61项典型经验做法。其中:吕梁市方山县重心下移资源下沉,多维度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的典型做法榜上有名,排序第6。
作为方山县第十一届的一名人大代表,笔者获得此消息后,对全县基层医疗服务进行了调研。在调研中发现,方山县主要从“强筋健骨夯基础,健全机制提能力,一体推进强服务,借梯登高促发展”等四方面进行了发力。
近年来,方山县把保障全民健康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内容和有力抓手,多维推动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资源下沉,努力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基本实现“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县”。
强筋健骨夯基础
方山县紧紧围绕“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原则,加强基层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补齐工作短板,持续改善提升,积极推动基层卫生服务能力提档升级,不断提升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持续加大投入力度。方山县通过争取上级支持、多方整合资金、引进社会资本,累计投入4.5亿元,新建县人民医院和大武镇卫生院,新增床位400余张。提标乡镇卫生院8所、村卫生室97个,新配备10辆救护车和一批医疗设备。
提升村级服务水平。为每个村卫生室配备1辆电动摩托车,配发可开展24项血液检测、11项尿液检测、远程彩超、心电、血氧等检测项目的全科医生助诊包,极大地方便了老百姓居家就医。
促进优质医疗供给。方山县实施脊柱微创暨疼痛康复诊疗中心等县域医疗综合服务能力提升项目;推动乡村医疗卫生机构“智慧助医”全覆盖,进一步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强化医疗人才培养,加大中医药实用技术在康养产业中的推广和运用;推进县疾控中心建设,落实现阶段疫情防控举措,坚决守护好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健全机制提能力
为实现“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县”,方山县多举措推进县级医院重点学科建设、加强县级医院服务能力、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质量等方面狠下功夫,切实为群众身体健康奠定坚实基础。
引进人才常态化。方山县通过订单定向,免费为基层卫生院培养本科医疗技术人才24名,公开招聘医疗技术人员74名,招才引智医疗技术人才28名,为医疗卫生事业注入新鲜血液,并逐步成长为业务骨干。每千人执业(助理)医师数由2020年2.1人增长到2022年的2.64人。
结对帮扶制度化。选派县级医院9名骨干医师任9个分院业务副院长,各带领一支医疗团队在各分院建立专家门诊,开展技术培训、专题讲座、疫苗接种、应急处置等工作,帮助提高基层常见病、多发病、部分危急诊的诊疗能力和处置能力。
轮岗交流长效化。实行县级业务骨干到镇卫生院挂职锻炼、镇村医务人员到县级医院轮岗学习的交流模式,通过双向流动,有效激活基层医疗资源。
一体推进强服务
方山县全力推进医疗资源扩容提质,持续夯实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上下贯通,不断提高群众的健康福祉。
构筑医疗体系“一盘棋”。实行县带镇、强带弱,县医院选派20名左右业务骨干“编随人走”下沉乡镇卫生院,2年服务期满后,自愿选择继续留任乡镇医院或返回县医院,在评优、评模等评选中优先考虑。
搭建数据信息“一张网”。充分发挥村医职能,汇总整理村民健康大数据,形成以村为单位的人员健康信息小网格,绘制出全县健康安全大数据拼图,做到了百姓健康实时有效监测。2022年建立“一人一档、一病一策”管理台账3000余份,大病救治率达100%。
实现村民就医“一键通”。村民有就医需求时,只需扫描家庭医生上门服务二维码一键呼叫,就近村医快速响应携包出诊,对于现场无法处置的,将诊断数据上传到县级健康综合服务调度中心,通过会诊快速辨别转院指征,真正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借梯登高促发展
方山县抓住各种历史机遇,全面提升自身综合诊疗服务水平与能力。
项目牵引打基础。“行走的医院”是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为目的,通过搭建远程诊疗平台、为基层医生配备智能化“全科医生助诊包”等精准举措,构建“互联网+远程诊疗”模式,让老百姓就医实现“大病不出县,看病不出村”。通过行走在千家万户的乡村医生,将二甲医院的装备、三甲医院的专家资源,送到老百姓家里,让老百姓在村里就能进行医疗检测并且享受到北京、上海等大医院专家的医疗服务,打通全民健康分级诊疗“最后一公里”。
2021年,方山县获得“行走的医院”项目消息后,组织相关人员分析了医疗基础建设、环境、空间、设备、技术、人才、思想、管理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困难,用具体数据和典型事例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当前全县医疗卫生发展现状,找准了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不强的症结和制约因素,并制定了详细的医改方案。2022年9月8日项目正式启动运行,为进一步加快推动县、乡、村一体化管理的县域医共体建设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合作办医补短板。2022年10月,方山县与北京大学第三人民医院海淀区分院达成合作意向,在县人民医院设立脊柱微创专科病区,由北京专家进驻方山,开展脊柱相关性疾病、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和颈、腰椎间盘微创治疗。
远程诊疗提质效。与西京医院、唐都医院、安贞医院等9所三甲医院搭建直通村卫生室的远程诊疗平台,每日免费向村民提供专家远程门诊号100个,日均诊疗率在75%以上,月均为患者节省就医费用26余万元。“行走的医院”项目运行以来,累计远程会诊服务1957人次,远程心电协诊4919人次,助诊包健康监测服务17043人次,检查项目97026人次;为患者免除会诊费用近60万元,节省检查费用、患者外出就医成本307万余元。在初筛疾病、突发疾病远程救助指导、慢特病用药调整等方面收到了很好的惠民效果。
分级诊疗强弱项。依托远程诊疗和县级健康综合服务调度中心,初步形成下有村镇普筛、中有县级医院“把脉”、上有三甲综合医院“会诊”的分级诊疗体系,让老百姓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且价廉的医疗卫生健康服务。
医院在“行走”,群众少跑路。方山县依托“行走的医院”项目,借助优质医疗资源,把健康知识和健康服务送进千家万户,真正实现了“小病不出门,常见病不出镇,大病不出县”的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得益于方山县紧紧围绕群众医疗服务满意度提升这条主线,聚焦健康城市内涵建设,特别是医疗服务能力提升、中医药事业创新发展、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综合试验区建设等重点工作,以硬的作风、严的要求、实的举措,抓落实提效能,优服务争一流,用卫生健康“精细化服务指数”换取群众满意指数和幸福指数,全力推动卫生健康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举措。
(作者单位:方山县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