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2023年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甲醇经济论坛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马士基集团中国脱碳业务经理 谢文轩
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纪永波
晋中市举行晋中甲醇经济示范区 项目推介签约活动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研究员 张永奇
上海夏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齐洪元
全国醇醚燃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 吴跃曲
山西省甲醇经济行业协会副会长、山西佳新能源化工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朱志红
工信部甲醇汽车推广应用专家指导委员会秘书长 魏安力
吉利远程新能源商用车集团首席科学家、浙江醇氢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刘汉如
南方科技大学教授 翁力
吉利远程新能源商用车集团CEO 范现军
山西榆新甲醇发动机有限公司总经理 孙建生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王慧
山西经济网 | 站点收藏  
2023年9月9日 星期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王慧

我国碳中和是一场硬仗——能源消费仍处于上升通道,没有时间重复发达国家“人均能源消费先快速增长,再长时间饱和,最后逐渐下降的历程”,技术创新需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目前,全球都在寻求低碳化、去碳化和零碳化途径。未来我国能源结构仍然有一定化石能源使用量,若实现近零排放,发展碳循环是唯一技术选择。国内预测估计,中国的碳排放将在2025年至2030年期间达峰,达到100亿至115亿吨,与当前的水平接近。甲醇需求和景气度与国家GDP、经济发展景气度高度相关,是国家重要的基础工业产品,使用甲醇燃料,二氧化碳排放量可减少59%,并且没有低温环境和补能方面的局限,以绿色甲醇为原料,生产可降解材料和树脂等高端新材料市场广阔。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晋 ICP 备 11001212 号 主办:山西经济日报社
 
著作权使用声明
 
本报已许可中国知网以数字化方式复制、汇编、发行、信息网络传播本报全文。本报支付的稿酬已包含中国知网著作权使用费,所有署名作者向本报提交文章发表之行为视为同意上述声明。如有异议,请在投稿时说明,本报将按作者说明处理。
   第01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综合新闻
   第04版:2023年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甲醇经济论坛
马士基集团中国脱碳业务经理 谢文轩
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纪永波
晋中市举行晋中甲醇经济示范区 项目推介签约活动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研究员 张永奇
上海夏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齐洪元
全国醇醚燃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 吴跃曲
山西省甲醇经济行业协会副会长、山西佳新能源化工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朱志红
工信部甲醇汽车推广应用专家指导委员会秘书长 魏安力
吉利远程新能源商用车集团首席科学家、浙江醇氢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刘汉如
南方科技大学教授 翁力
吉利远程新能源商用车集团CEO 范现军
山西榆新甲醇发动机有限公司总经理 孙建生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王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