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山西经济网 | 站点收藏  
2023年9月19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构筑政策支撑体系 提供强有力政策保障
晋城“一揽子政策”赋能光机电产业高质量发展

本报晋城9月18日讯(记者 崔振海)近年来,晋城市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从体制机制、资金资本、要素保障、科技支撑等方面入手,积极构筑矩阵式政策支撑体系,为光机电产业做大做强赋予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

出台“支持改革创新发展18条”,着力解决发展平台载体“机制不活”问题。对晋城经济技术开发区财政管理体制、税收管理、规划审批、土地事务、党建和干部管理、社会事务、环保和安全体制及统计工作进行明确,厘清权责边界,形成联动机制。

出台“加快发展若干举措8条”“基金生态13条”“基金管理35条”三项政策,着力解决产业起步初期“缺钱办事”问题。支持做强园区平台公司,设立光机电产业发展扶持基金和光机电项目专项扶持资金,将有潜力的光机电项目“扶上马、送一程”。

出台招商引资“要素保障20条”,着力解决产业项目招引要素不全问题。聚焦光机电、智能制造等产业,围绕土地、厂房租建、资金、水价、电价、气价、热价、运输费用、信息服务等方面出台20条具体优惠政策,以要素成本洼地优势,加快招商引资项目的落地、成型、见效。

出台“支持光机电研究院发展12条”和“推进重点实验室建设6条”两项政策,着力解决产业提质升级“有制造无研发、有产品无品牌”的科技创新短板问题。以晋城市光机电产业研究院为主平台,搭建“一院(光机电产业研究院)+一站(院士工作站)一企业(光度科技公司)一基金(谷雨股权投资基金)”的“1+3”组织运行模式,形成紧密配合、无缝衔接、前后贯通的创新共同体和“研发—孵化—转化—产业化”全产业链条运营模式,提升产业科技创新能力。

据了解,目前,晋城市已逐渐成为全球重要的光机电产品生产基地,形成了以富士康(晋城)科技工业园为龙头,以晋城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平台载体的“1+110”产业集聚格局。全市光机电产业近3年产值年均增速26%,2022年底产值达293亿元,2023年上半年产值达191.4亿元,成为引领现代制造业提质升级、经济转型发展的“拳头”产业。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晋 ICP 备 11001212 号 主办:山西经济日报社
 
著作权使用声明
 
本报已许可中国知网以数字化方式复制、汇编、发行、信息网络传播本报全文。本报支付的稿酬已包含中国知网著作权使用费,所有署名作者向本报提交文章发表之行为视为同意上述声明。如有异议,请在投稿时说明,本报将按作者说明处理。
   第01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综合
   第04版:理论·践悟
临汾:再现“中国投资热点城市”魅力
加强危险化学品企业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管理
晋城“一揽子政策”赋能光机电产业高质量发展
艺术党课 别样精彩
宁武:医共体为群众健康“医”路护航
基层医疗服务提升还需一体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