茱萸万山红,香飘振兴路。深秋时节,笔者行走在太行山深处的阳城县蟒河镇,只见房前屋后、山间林中的42万余株山茱萸树浓荫绵延,棵棵树上硕果累累,绯红欲滴、艳丽悦目。尽情生长的山茱萸,为太行山的秋色披上了红色的霓裳,点缀着蟒河镇沿线的沟沟壑壑。
唐代诗人王维的名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让茱萸成了重阳节绝对的文化符号。
重阳时节,正是山茱萸成熟之际,萸果成色最好,一眼望去,漫山遍野都是“祖国山河一片红”的景象。山茱萸基地分布在阳城中南部6个乡镇,呈长廊形,号称“阳城红百里长廊”,主产区蟒河镇素称“山萸之乡”。这里的山茱萸以色泽鲜红、个大肉厚、质干油润、药味纯正而著称。其药性品质好,有效成分含量高,尤其是马钱苷、熊果酸含量超过国家标准的2.2倍,居全国第一,属山茱萸之上品。
作为中药材,茱萸有哪些品种?它的道地产地在哪里?作为一种乡愁记忆、一个文化载体,时至今日,它又有怎样的发展?
阳城,又将怎样以全新的理念和视角,重新审视和挖掘茱萸的品牌力量和文化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