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太原11月15日讯(记者 王媛)“厚植全市生态底色,全力推进污染防治攻坚,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省城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以实际行动助力全市加快率先转型发展。”11月15日上午,在太原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太原市生态环境局新闻发言人、党组成员、副局长常世俊表示。
在治气方面,该市坚持强力攻坚,聚焦重污染天气、臭氧和扬尘污染等突出问题,治污、控煤、管车、降尘多管齐下,全方位、全链条、全天候加强大气环境治理,提升科技支撑和现代化监管能力,持续营造天朗气清的生态环境。
据初步统计,今年1至10月,太原全市优良天数189天,优良率为62.2%,全市空气质量指数为4.79,同比改善5.0%。六城区二级以上优良天数由多到少排序依次为:尖草坪区(不含上兰)、迎泽区、万柏林区、杏花岭区、晋源区、小店区。环境空气质量指数按由低到高(污染由轻至重)排序依次为:万柏林区、尖草坪区(不含上兰)、迎泽区、杏花岭区、晋源区和小店区。所辖“三县一市”二级以上优良天数由多到少为:古交市、阳曲县、娄烦县和清徐县。环境空气质量指数由低到高(污染由轻到重)为:娄烦县、古交市、阳曲县和清徐县。
在治水方面,该市坚持系统观念,持续推进城乡污水治理,全面加强入河排污口监管,持续加强重点时段集中排污问题整治,全面推进“一泓清水入黄河”工程,高标准打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攻坚战,全力做好治水兴水大文章,扎实推进一泓清水入汾河、入黄河。
今年1至10月,该市6个地表水国考断面中,汾河水库出口和上兰为Ⅰ类,李八沟为Ⅱ类,迎泽桥和河底村为Ⅲ类,均为优良水体,韩武村为Ⅳ类水,国考断面水质优良率达到83.33%,劣Ⅴ类比例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