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绒服装》新国标将“含绒量”修改为“绒子含量”,以羽绒为填充物,绒子含量明示值不低于50%的服装,才能称之为羽绒服。那么,你知道什么是绒子吗?你知道“绒子含量”和“含绒量”的区别是什么?
据了解,绒子就是像蒲公英一样的大朵的蓬松绒朵,具有良好的保暖性。在以往标准中,含绒量同时囊括了绒子和从绒子或毛片根部脱落下来的单根绒丝两种含量,而绒丝废料计入含绒量,容易给消费者造成错觉,新国标用“绒子含量”代替“含绒量”,对羽绒服的保暖性能判断更加精准,避免厂家拿羽绒废料以次充好。
采访中记者发现,大部分消费者在购买羽绒服时,只是单纯地关注款式与价格,对“绒子含量”几乎一无所知。今后在选购羽绒服时,消费者要风度更要关注“温度”,可以采用“一看、二摸、三闻”的方式避免踩坑。
“一看”即是看羽绒服上的合格证以及水洗标签上注明的充绒量,目前羽绒服中羽绒填充物的种类主要为鹅绒和鸭绒,绒子含量为90%、80%和50%。
“二摸”就是用手按、捏、揉、掂羽绒服,绒子含量越高,羽绒的手感越柔软。可将羽绒服按压一下,松开后迅速回弹并恢复原状的蓬松度好。
“三闻”则是用鼻子闻羽绒服气味,好的羽绒没有什么异味。如有明显气味,则不宜选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