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财经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山西经济网 | 站点收藏  
2024年1月14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冷资源变热经济 成在因地制宜

姜伟超 马希平

这个冬天,哈尔滨等地冰雪经济“火”了,让人们更加理解了“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道理。

然而在少数地区,这些年上马了一些冰雪项目,没有雪就造雪,冰不够厚就制冰,企业投资不足政府就想办法补贴。由于先天资源不足、IP不具吸引力、项目“低少粗”、消费链条不完善等原因,一些冰雪项目一阵锣鼓喧天后,归于门可罗雀。

冰雪冲动的背后有政绩冲动的影子。追求政绩不能脱离实际,发展经济务必因地制宜。

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做大文旅市场、实现高质量发展无不依托于当地自然禀赋、历史遗赠与文化基因。不切实际盲目照搬别人的成熟样本,很可能水土不服。要看到,东北“冷资源”成为“热经济”的背后,首先是天赐“凉”机,有发展冰雪经济的自然禀赋;更重要的是当地多年在冰雪领域精耕细作下形成的厚积薄发,二者缺一不可。

我国地域广阔,各地特点鲜明,有的地区风光秀美,有的地区文化富集,有的地区历史遗产众多,还有的地区民俗资源深厚,这些都是各地具有独特性的宝贵财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可以满足消费者的多元化体验需求。

找准自身的特色优势,遵循市场规律,定下心“烧自己的火,热自己的锅”,因地制宜一步一个脚印做好基础工作,下足固本培元功夫的同时,充分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创造力,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相信会有更多富有地方特色的文旅项目火起来。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晋 ICP 备 11001212 号 主办:山西经济日报社
 
著作权使用声明
 
本报已许可中国知网以数字化方式复制、汇编、发行、信息网络传播本报全文。本报支付的稿酬已包含中国知网著作权使用费,所有署名作者向本报提交文章发表之行为视为同意上述声明。如有异议,请在投稿时说明,本报将按作者说明处理。
   第01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财经新闻
   第04版:理论·践悟
物价总体稳定
冷资源变热经济 成在因地制宜
支持力度稳固 服务提质增效
推动美丽中国目标一步步变为现实
我国钢材消费“减”中有“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