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1版)
如何在利用好这一宝贵资源,近水楼台先得月,市校协同促进科技成果落地转换的同时,推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山西大学城落地以来,历届晋中市委、市政府重点谋划的头等大事。尤其是去年以来,晋中市加快建设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与驻地高校的协同发展进入一个全新阶段。该市全力推动市校协同创新发展,与驻市高校合作共建研发、中试基地等创新平台63个,179项科研成果和一批有效发明专利加速在晋中落地转化,倾力打造服务山西高质量发展的“创新谷”。
2023年9月15日,晋中市博士大讲堂在榆次区山西海玉食品有限公司启动。该活动是晋中加快建设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深化校地合作“双融双创”战略的重要载体。晋中市博士大讲堂将重点对接大学城11所高校,每年邀请高校博士不少于100人,围绕全市发展战略和产业重点,开展集中座谈、专题讲座、学术交流等形式多样的大讲堂活动100场次以上。目前,已经举行的203场博士大讲堂好评如潮。
与此同时,市校联合举办大学生艺术节、青年联谊会等活动,5万多名高校新生开心领到秋季开学“大礼包”;推出A级景区向驻地高校师生免首道门票政策,开通大学城和重点景区旅游直通车,7万多名师生免费游晋中、读历史、品文化;21所驻地高校校园及综合性场馆全部向社会开放,走在全国前列。
努力使“晋中有座大学城”变为“晋中是座大学城”,已经成为晋中共识。
2024年,晋中市将继续全面引深城校融合,探索建立开放校园协同共管机制,完善各高校周边停车场等配套设施,让校园体验、文化浸润成为市民出行新风尚。举办大学生艺术节、科技节、运动会、专题演唱会、文创大赛和校地青年联谊交友、高校校友招商引才等活动,全面引深城校融合。与驻地高校合作共建大学城文化活动中心,在各高校周边布局高端文化消费业态,凝练具有青年气息的城市符号……
“加快把大学城打造成晋中城市‘打卡地’‘风景线’和‘会客厅’,让来自全国各地的30余万名青年大学生真正融入晋中、爱上晋中,让晋中成为全省最有青春活力、文化品位和现代气息的城市。”在今年的晋中市两会上,晋中市市长刘星的讲话引发了当地各界代表的共鸣。
美丽晋中新境界
“文旅+”工作不断创出新花样,带动三产服务业复苏增长,晋中市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的实力和影响力正不断提升。
正月初三,在革命老区左权县桐峪镇上空,两架无人驾驶的“空中的士”精彩亮相。这是无人驾驶航空器在山西的首次试飞,低空经济的山西篇章在左权县一个山区小镇开启。
同样在左权,央视《中国民歌盛典》和中国北方国际写生基地,把拥有太行山水和民歌之乡优势资源的左权直接推向全国,“文旅+”这篇文章在左权县创出了亮点、创出了品牌、创出了人脉。
与此同时,精彩在晋中处处绽放。
《又见平遥》文化产业园印象新街成为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平遥古城持续上榜全国5A级景区百强榜前十。
介休入选2023年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
榆次、介休荣获首批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
央视《非遗里的中国》把灵石县推向全国。
晋中文创产品首次进入央视春晚。
…………
2023年,晋中全市A级景区增加到43家,接待游客1383万人次,文旅知名度显著提升。
文旅的复苏直接带动晋中三产服务业复苏增长。奥莱晋中店接待客流超1200万人次、增长40%,营收超30亿元,居全国奥莱门店前五。全市快递业务量完成3.45亿件、增长48.7%,位于祁县的中通物流园成为华北地区最大物流集散中心。
2024年,晋中市将实施百公里晋商文化圈百科全书“双百”工程,持续叫响“古城大院古韵·晋商故里晋中”文旅品牌,不断扩大晋中文旅的辨识度、知名度和美誉度。
同时,全力把城区打造成山西中部城市群“游购娱”新地标,重点做大奥莱和未来无限城大型商业综合体,举办国际时装周、消费嘉年华,建设全省最大的室内运动减压综合体项目,大力发展冰雪运动等;做大全域生态康养产业;抓好市校协同推动文旅融合,全力打造省城及周边城市休闲度假的“后花园”“购物圈”“运动场”“养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