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郭强 通讯员 赵墨
“他”超大的肚子里,最大可容纳一张长12米、宽2.5米、厚5厘米的钢板。
“他”方方的脑袋,不仅储存了很多不同形状的构件图形,还可以进行智能化排版。
“他”拥有锋利的剪刀手,能随心所欲切割偌大的钢板。
“他”穿着长长的白色披风,被车间职工形象地称为“钢铁裁缝”。
近日,在阳泉市华阳集团宏厦三建钢结构分公司3号车间,弧光耀眼、火花飞溅。穿过车间走廊,记者看到了正在切割钢板的“钢铁裁缝”——激光切割机。只见钢板被吊钩吊装上去,操作员杜龙娴熟地在电子屏幕前操作着构件图形,把奇形怪状的图形严丝合缝拼在一起后,一张硕大的钢板刹那间被分解成大料、劲板、连接板等多种板型。
杜龙介绍说:“在没有激光切割机前,我们都是先用多头火焰切割机或剪板机对钢板进行切割,然后再用钻孔机打孔。以前1.6厘米厚的钢板需要4个师傅工作耗时8小时,一天最多切割4张钢板,费时费力,切割完美度和取材合理度完全依赖切割师傅的经验。如今,即便是异形构件,只需在电脑中输入编辑好的图纸,切割一张1.6厘米厚的钢板仅需30分钟,工艺流程简化下来,产量和工效都提升了。”
据了解,此台“钢铁裁缝”长28米、宽4.3米、高2.5米,最大载重约为12吨。同时,其刀头机械部分与工件无须接触,只要一束光就能完成切割。这样不但不会划伤构件表面,而且切口光滑平整,无须打磨等后续加工。今年以来,宏厦三建钢结构分公司承接了几家单位所需的2000吨钢结构非标件的制作任务。
“这个切割机‘同事’真是个好帮手,有了它,避免了机械光芒和粉尘对职工造成的伤害,安全更有保障。同时,用户单位对切割的非标件尺寸精度高、切边无毛刺等质量优点十分满意。”钢结构分公司经理赵绘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