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理论·践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山西经济网 | 站点收藏  
2024年5月18日 星期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地市级党媒融合之路浅析

■ 史喜众

近年来,各级各部门就推进媒体融合发展相继出台多项专项措施,促进媒体融合向深度发展。这既是党对既有宣传工作经验的承袭,也是党在新时代、新媒体格局中对新闻舆论工作的发展与创新。

近几年来,地市级媒体融合发展渐入高潮。但部分地市报纸和广电合并后,面临经营和生存压力以及较大的改革成本。几年的实践证明,地市级媒体融合绝不是简单的“合并同类项”,必须主动改变报纸和广电各自的办报办台思维,在清晰的目标引领下重组重建重塑。

一、融合架构重组

相较于过往的媒体实践,媒体融合的战略意义显著,更强调思维和理念层面的革新,即强调在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基础上,强化互联网思维,不仅着眼于媒体内部,更关注媒体结构的变动给社会发展的赋能效应。这与过往纯粹在内容层面或生产层面的媒体资源调整有着本质的区别。

目前,地市级融媒改革主要存在两种路径,一种是仅对报社和广电的新媒体部门进行整合的“保存量做增量”;另一种是所有部门重新进行规划整合的“化存量为增量”。实践表明,后一种做法更易于突破难点,更契合媒体融合初衷。

媒体融合经历了从试点到全面铺开的历程。准确把握和领会中央有关媒体融合的精神,需要结合其提出的背景进行具体解读。笔者曾就媒体融合政策的形成过程进行过分析,按照阶段可大致分为酝酿与试点探索、全面部署与重点论述、广泛动员与多层联动三个时期。

有些新闻传媒中心成立之初,只合并了新媒体部门和时政新闻部门,其他新闻平台仍维持原有体系运行,人员交流也少。这带来三个问题:一是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传统媒体维持原体系运行须具备基本的岗位人力基数,但由于原有平台日渐式微,采编人员发挥作用的空间缩小,甚至工作量也日渐不足。二是传统媒体采编人员转型难。技能优化与充实缺乏平台加持,很难培育起新媒体工作急需的用户思维、创新思维。三是原有生态小环境未彻底打破,使新的单位很难形成统一的理念、文化、规范,整个采编队伍没有真正融为一体。

针对上述问题,需要新闻媒体中心重新整合资源,建立新的管理结构。各类型平台融合成编发端整体阵营,其内部根据重点培育项目和各平台现状自主调配力量、统筹运行。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所有采编人员融合成采访端整体阵营,以“全媒体供稿”为岗位职责,统一服务于编发端各平台,并在同一供稿渠道自行分类供稿……正是有了突破性的架构重组,又有制度重建、体系重塑的加持,上述问题迅速而迫切地得到了缓解。

这种结构层面的变动与调整,不仅反映了媒体融合的政治逻辑,面向市场的运作模式、强调品牌效应的联动模式也凸显出明显的市场逻辑。

二、采编流程再造

地市级媒体融合过程中,新制度不能将原报社或电视台的制度规定作简单的拼凑整合,应吸收报纸和广电各自精华,制订适应媒体融合要求的全新规范。

新闻传媒中心组建后,采编人员的考核标准是一大难题。同样从事新闻采编工作,但不同终端产品生产的方式内容、流程路径、重点特点,甚至目标要求,都存在极大差异,且改革前报纸和广电的考核标准和奖惩机制也不一样。事实上,媒体融合已经由单一的资源整合路径,转向了生产流程再造的结构调整路径,媒体融合的政策也必须向更深层次迈进。

在部门架构全新重组基础上,中心对所有采编产品进行深入比测,明确不同类别产品赋分标准。鼓励采编人员学习各类产品生产技能,探索建立统一的考核新秩序,实现人员融合转型加快、生产效率提升,增强采编队伍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同时,地市级融媒体要进一步精准定位,不断开辟新的传播渠道,形成新的传播格局。要结合互联网平台进行采编传播路径的建设,以多层次多样化的产品服务赢得受众的信赖和支持,不断满足市场差异化需求,并充分利用产品矩阵的优势开辟融合媒体渠道。要充分利用AI技术,实现融媒工程及媒体生态的快速接入,构建面向互联网的统一生产门户,无缝对接微信、抖音、快手等传播渠道,围绕内容供给、数据共享、门户打通、协同运营等方面进行开发拓展,达成台网联动、大小屏互动,以及全媒体协同经营与运营的目标,从而提高融媒体平台的自身影响力。

三、考核体系重建

地市级媒体融合转型中,需要确立契合新形势需要的人才评价、培育体系。报纸和广电原本各自传播平台相对单一。面对融合发展新态势,怎样才能让原本不同岗位、年龄、业务水平的员工展其长、补其短、尽其能,是需要认真考虑的一项重要工作。一部分具备明显采制特长和优势的传统平台骨干人员应该纳入特长型群单元,使员工自身定位更清晰、自我要求更精准,工作主动性、计划性大为增强。采访中心按产品特点组建的深度报道部和综合部采取不同运行模式,人员在发挥长项的基础上必须不断提升互联网传播技能,以此构建采编人员梯度锻炼培养的良性循环格局,同时不断提升党媒区别于社会媒体的特有“智库价值”。同时,建立分训轮训制度,在定期研判确定培训重点并实施中心层面定向集训的基础上,细化目标任务、考核激励,营造人人参与拓展思维、转型提升的积极氛围。

总的说来,好的机制是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重要基石。地市级媒体融合中,要注意制定完整的发展规划,明确各部门定位,通过清晰的常态化的激励措施,增加媒体从业者的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培育员工的凝聚力、向心力、创造力,塑造一批有理想有情怀的新闻工作者。同时,要积极鼓励融合创新,加快传统媒体人的转型步伐,学以致用,推陈出新,逐步形成推动媒体融合发展的有生力量。

(作者单位:吕梁日报社)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晋 ICP 备 11001212 号 主办:山西经济日报社
 
著作权使用声明
 
本报已许可中国知网以数字化方式复制、汇编、发行、信息网络传播本报全文。本报支付的稿酬已包含中国知网著作权使用费,所有署名作者向本报提交文章发表之行为视为同意上述声明。如有异议,请在投稿时说明,本报将按作者说明处理。
   第01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理论·践悟
   第04版:公益
浅析晋南近代童衣装饰纹样的吉祥寓意
国有企业党建管理信息化初探
地市级党媒融合之路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