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专题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山西经济网 | 站点收藏  
2024年5月28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西武乡里庄村:
以“艺术之力”唤醒“沉睡山村”
五村·一脚泥巴图书馆。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建斌

“五村是写在大地上的艺术,既有当代文化的魅力,又和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5月19日,以“新时代、新文化、新农村”为主题的第八届“五村播种节”在山西省长治市武乡县里庄村(原名五村)启幕。在村里参观体验后,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北京电影学院摄影学院院长宋靖感慨地说,是艺术点燃了五村人的热情,让他们在自力更生、自食其力中实现了生活品质的提升。

“我们还原老旧山村的原始风貌,打造了‘PIP农耕文化综合体’,为游客提供了一个远离喧嚣、放松身心的理想之处。”里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崔振业告诉记者,2017年以前,村子还是个典型的古老村落,村民们只能依靠传统农业“靠天吃饭”,村里也没有像样的产业,集体经济收入几乎为零。

“村里的变化,源于张国田老师的到来。”2017年4月,中国平遥国际摄影大展艺术总监、时任《映像》杂志社总编辑的张国田被山西省委宣传部派驻到五村进行扶贫工作。从此,五村成了张国田最为沉醉的地方。

在摄影人眼里,淳朴而古老的五村散发着太行山特有的气息,沉淀着别样的乡土之美。站在村口,看着清凌凌的河水从脚下流过,张国田动起了“让老村复活、兴旺,反哺、造福于村民”的心思。

初到五村,张国田便发起全村义务劳动。他扛起铁锹,和大伙一起修复破旧窑洞、整治全村环境,还在废弃的山坡上种满蜀葵。这样的义务劳动不仅调动了乡亲们的积极性,更为村里营造了一道充满生机的风景。

在精心保留原村原址原貌的基础上,五村实现了别具一格的多元化发展。这里不仅有墙外艺术馆,展示着现代艺术与文化的独特魅力;还有“前沟之恋”民宿,为游客提供体验乡村生活的温馨场所;更有百年老房改造的、充满创意的“一脚泥巴图书馆”,让人们在乡村的宁静中享受阅读的乐趣……此外,小庄田园综合体更是将农业、休闲与观光融为一体,为游客呈现出一个丰富多彩的乡村世界。

数年的保护性开发和“五村播种节”的举办,让这个古村落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不仅使村里传统业态得到丰富和拓展,还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探访,极大地带动了村民经济收益的增长。

因地处太行山深处,武乡县乡村文化艺术发展滞后。在今年的播种节上,张国田精心策划了“文化振兴乡村·武乡计划”项目,旨在打造一个乡村文化与现当代艺术相互交融的平台。张国田还利用自己在摄影界的影响力,发出“让武乡村村有展场,户户有艺术”的倡议,邀请艺术家积极捐赠自己的作品。

“让乡村里面的老百姓,逐渐理解、吸收、欣赏,到以后可以自己去参与创作,这是一件特别好的事情,对老百姓的文化修养和鉴赏都会有很大的提高。”山西省文联副主席、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涂向东表示,将拿出自己拍摄了十几年的《十二生肖·马》系列作品捐赠武乡。五村·墙外艺术馆首任馆长、画家铁子告诉记者:“这个计划会将艺术的种子悄悄播撒在农户及他们孩子的心田。不仅能够滋养他们的认知,更会在他们的心中慢慢生根、发芽,绽放出绚丽多彩的艺术之花。”

(《光明日报》2024年5月23日)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晋 ICP 备 11001212 号 主办:山西经济日报社
 
著作权使用声明
 
本报已许可中国知网以数字化方式复制、汇编、发行、信息网络传播本报全文。本报支付的稿酬已包含中国知网著作权使用费,所有署名作者向本报提交文章发表之行为视为同意上述声明。如有异议,请在投稿时说明,本报将按作者说明处理。
   第01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财经新闻
   第04版:太原新闻
   第05版:专题新闻
   第06版:专题新闻
   第07版:综合·公告
   第08版:公益
山西:转型发展蹚新路
以“艺术之力”唤醒“沉睡山村”
古朴山乡做强“特色电商”
山西临汾:凭文化增“颜值”“气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