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山西经济网 | 站点收藏  
2024年6月1日 星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国务院办公厅通报全国各地优化营商环境30条典型经验做法——
山西抓项目“四全工作法”获点赞

本报记者 王龙飞

5月30日,省发展改革委发布消息,2024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组织对20个省(区、市)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专项督查,并梳理汇总通报各地30条典型经验做法,我省抓项目“四全工作法”榜上有名。

什么是“四全工作法”?

“四全工作法”是我省在2023年一季度省级重点工程调度会上首次提出的。它指的是,一是全周期发力,探索“招落一体”机制,在决策、征拆、供地、审批和配套5个方面提供前置服务,变“交接棒”为“齐步走”。二是全要素保障,省级层面建立项目推进专班,各部门同题共答,共同解决融资、用地、环评等项目建设要素保障问题。三是全流程提速,从省级专班指挥室,到综改区推进调度室,再到项目现场办公室,自上而下、紧盯节点,所有任务倒排工期,实现项目快速备案、进展定期调度。四是全方位推动,采取实行领导包联制、拓展项目产业链、完善公共服务配套等措施,做到领导精力向项目集中、相关政策向项目倾斜、软硬环境为项目服务。2023年以来,我省运用“四全工作法”新引进落地晶科能源等24个重大项目,项目总投资1200亿元。

如何看“四全工作法”?

“四全工作法”聚焦项目全生命周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扩大有效益的投资。投资作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其质量和效益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经济发展质量,尤其需要树立全周期管理意识。从投资项目的酝酿和前期工作,到项目开工建设,再到项目竣工投入运营,每一个阶段每一个环节都必须稳步推进。加强和改进投资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有利于提升投资效益,有利于发挥好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关键作用,巩固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四全工作法”关注产业类重大项目。新型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实现经济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我省聚焦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围绕“七个着力统筹”,大力推进重大产业项目建设。2023年,全省13个投资超50亿元的在建制造业项目完成投资105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117%。

“四全工作法”注重激发民间投资活力。民间投资占据全省投资的半壁江山,特别在制造业投资领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023年,我省围绕优化放宽市场准入,分批次向民间资本推介400个重大项目,积极吸引民间投资在山西投资兴业,目前已有34个项目成功引入社会投资者。今年以来,落实国家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我省又隆重向民间资本推介60个特许经营项目,目前正在紧张洽谈中。

如何贯彻“四全工作法”?

为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践行“四全工作法”,2023年5月,省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推动省级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四全工作法”行动方案》,在项目谋划、前期、开工、复工、投产等方面提出19项举措、任务,指导各市从项目全生命周期角度出发做好调度推进,充分发挥重点项目对拉动有效投资和提升项目建设质效的重要作用。

今年以来,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聚焦破解“招落”两张皮,探索形成“招落一体、园区赋能、绩效考核”的改革路径,中来单晶电池二期、中电科碳化硅、晶科能源等一批重大项目提速推进。1—4月,全区投资增长55.9%。

晋城市先后采取手续集中办理攻坚、开复工督导、问题“大起底”、项目集中竣工投产等举措,全周期保障服务项目建设。1—4月,全市投资增长13.9%。

临汾市建立全市项目建设全链条管理推进机制,成立项目审批服务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协调相关部门和项目单位进行集中会诊、联合研判,一事项一检点、一办结一报告、一周一调度、一月一汇总。1—4月,全市投资增长12.3%。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晋 ICP 备 11001212 号 主办:山西经济日报社
 
著作权使用声明
 
本报已许可中国知网以数字化方式复制、汇编、发行、信息网络传播本报全文。本报支付的稿酬已包含中国知网著作权使用费,所有署名作者向本报提交文章发表之行为视为同意上述声明。如有异议,请在投稿时说明,本报将按作者说明处理。
   第01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综合新闻
   第04版:综合·公益
山西抓项目“四全工作法”获点赞
2024年全省“安全生产月”活动展开
聚链成群塑造新质生产力 集群成势激活转型新动能
我省首笔电动汽车“绿电”交易成交
太原市儿童青少年主题健身活动启动仪式举行
优化营商环境 助力民企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