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山西经济网 | 站点收藏  
2024年7月5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沁源:打造绿色氢能产业链
行驶中的鹏飞氢能汽车。本报记者 冯毅松 摄

本报记者 冯毅松 通讯员 南宇清

位于沁源县郭道镇配套建设的鹏飞氢美能源绿色发展有限公司120MW光伏发电项目,直流总装机容量120MW,交流侧容量100MW,整个光伏电站有35个发电单元,总占地面积约4000亩,在充足的光照条件下每日可发电约28.8万千瓦时。

沁源魏家庄抽水蓄能电站,初选装机容量为1200MW,额定水头300米,安装4台单机容量300MW的可逆式水泵水轮机——发电电动机组。该项目已平硐施工进尺860米,目前正在平稳推进。

一个个重点项目落地生根,是沁源县新能源产业发展的真实写照。

今年以来,沁源县积极响应国家“加快前沿新兴氢能、新材料、创新药等产业发展”的号召,紧紧抓住“山西省近零碳排放示范县”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的建设契机,依托其独特的区位条件和资源优势,积极探索煤炭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方式,选择氢能产业作为新的发展方向,致力于打造“绿色氢城”,实现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

沁源县光照充足,全年可利用日照时数约为1300小时。该县西北部风能资源也极为丰富,规划可用于新能源建设土地面积达37000余亩,完全可以支撑和保障“绿电”供应。光伏“绿电”源源不断,制氢厂消纳有条不紊,抽水蓄能调峰凝成合力,为打造“绿色氢城”打牢基础,相互成就,形成闭环。

绿色制氢的关键无疑是电解水制氢技术。据了解,位于沁源经济技术开发区乔龙沟村的鹏飞氢美能源绿色发展有限公司2000吨/年电解水制绿氢项目已正式启动。该项目充分利用开发区回收再利用的中水,通过“绿电”将水解析为氢气和氧气,整个过程不会释放任何温室气体。

山西鹏飞集团是一家以煤焦化为支撑的民营企业,其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焦炉煤气。为有效解决能源浪费问题,该集团将焦炉煤气制氢气作为转型发展的重点产业,目前已达到年产2万吨氢气的生产能力,产业涉及氢能的制、储、运、加、用全产业链。

记者了解到,该集团以新能源、氢能源项目开发运营为抓手,致力打造可再生能源发电、制氢、储氢、充装、加注、应用等氢能全产业链运营示范场景。

常源加氢综合能源岛项目是山西鹏飞集团在沁源县实施的首个氢能源产业项目,也是该县建设的第一座综合能源岛。目前,该项目已完成建设主体。未来山西鹏飞集团还将规划建设6座综合能源岛。

同时,沁源县作为全国重点产煤县,煤焦产品的运输基本以重卡为主。据相关部门统计,每日出入沁源境内的车流量达到1.1万辆。据测算,来往沁源的车辆若全部替换为氢能重卡,每日每辆氢能重卡车平均减少碳排放0.3吨,每日来往沁源的所有重卡车辆可减少碳排放3300吨,相当于种植27万棵树的减排量。

据了解,到2025年,沁源县将投放300辆氢能重卡、30辆氢能公交车、1000辆氢电共享单车、建设年产7万吨富氢水工厂。“制储输用”的氢能全链应用场景逐步实现,将成为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的新态势。

沁源县打造“绿色氢城”的发展理念和实践,为全县乃至全省的新能源产业发展注入了新动力,为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探索和借鉴。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沁源县将成为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典范和标杆。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晋 ICP 备 11001212 号 主办:山西经济日报社
 
著作权使用声明
 
本报已许可中国知网以数字化方式复制、汇编、发行、信息网络传播本报全文。本报支付的稿酬已包含中国知网著作权使用费,所有署名作者向本报提交文章发表之行为视为同意上述声明。如有异议,请在投稿时说明,本报将按作者说明处理。
   第01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财经新闻
   第04版:综合·公告
朔州构建“N+1+7+n”传播矩阵经验获佳评
推介我省云州大同黄花等特色专业镇及产业
联办“健康山西 母亲行动”公益活动
省文旅厅组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月活动
13家特色专业镇携特色产品和展品参展
乔家大院文化园区旅游宣传片首播
忻州开展中小企业服务月活动
沁源:打造绿色氢能产业链
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