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县域经济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山西经济网 | 站点收藏  
2024年7月25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阅 读 提 示

盛夏时节,记者驱车行驶在寿阳县乡野间,目之所及,是一片一片笔直、碧绿的玉米苗。作为典型的雨养农业和有机旱作农业区,今年寿阳县遭遇了20年未遇的干旱气候,玉米长势受到了一定影响,个别地势较高坡地的玉米,平均株高不到30厘米。中午时分,炎炎烈日下,玉米叶片呈轻微扭曲状,仿佛在与高温抗争。

然而,令人欣喜的是,在接下来采访的几个有机旱作现代农业示范园里,却是另一番景象:集中连片的玉米株高叶绿、苗壮植密、长势旺盛。

一样的土壤、一样的干旱,却是完全不同的长势!科技在玉米种植方面的重要性再一次显现出来。许多管用、实用、好用的抗旱节水有机旱作种植技术,正在寿阳县大面积推广实践,为确保秋粮丰收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我们寿阳的土层普遍比较深厚,眼下这旱情,若是在贫瘠的土地上,玉米早已不保了。而我们种植的玉米虽遭遇严重旱情,长势总体上不如雨水充足之年,但主秆依然坚挺,只要一见雨,所有旱地玉米就会迅速健壮挺拔。”同行的寿阳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岳东明乐观地说。

寿阳是我省产粮大县,素有“山西粮仓”之称,玉米是该县的主要粮食作物,占到全县粮食种植面积的90%以上。全县所有的土地都是靠天吃饭,属于典型的旱作农业区。独特的土壤结构和气候条件,非常适合玉米、高粱等高寒作物的生长。世世代代的寿阳人,在这片厚土沃野上,辛勤耕耘、总结教训、积累经验,走出了一条北方旱作区独有的旱作农业发展之路。寿阳县也获得了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县等众多荣誉,其有机旱作农业的成果和经验,对我国北方地区旱作农业产生了积极影响,是全省乃至全国有机旱作农业的重要品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晋 ICP 备 11001212 号 主办:山西经济日报社
 
著作权使用声明
 
本报已许可中国知网以数字化方式复制、汇编、发行、信息网络传播本报全文。本报支付的稿酬已包含中国知网著作权使用费,所有署名作者向本报提交文章发表之行为视为同意上述声明。如有异议,请在投稿时说明,本报将按作者说明处理。
   第01版:要闻
   第02版:县域经济
   第04版:综合新闻
   第05版:综合·公告
   第06版:县域经济
   第08版: 理论·践悟
寿阳:树立有机旱作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中国样板”
寿阳有机旱作农业独特发展之路有意义有价值
传统农业大县 提质增效典型
阅 读 提 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