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山西经济网 | 站点收藏  
2024年7月29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香菇大棚圆了农民增收致富梦
——汾西县对竹镇“帮扶小院”见闻
在汾西县后王堤村的“帮扶小院”里,农户正在采摘香菇。本报记者 张文华 摄

本报记者 张文华

眼下虽是三伏天气,但汾西县对竹镇对竹村的农民王桂香却没时间乘凉。“我家院子里的香菇成熟了,不赶快采摘,就会耽误上市,那可就卖不上好价钱啦!”7月24日中午,王桂香对前来采访的记者说,“我年龄稍大,出去打工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乡政府在我们村发展种植香菇项目,咱就及时报了个名,支起棚子种起了香菇。”

王桂香家院子里的香菇大棚内,一个个菌棒整整齐齐地排列着,一朵朵香菇如小伞般撑开,圆润饱满、色泽温润,散发着浓郁的菇香。

据记者了解,今年以来,对竹镇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中心任务,通过项目引进、机制创新和企业支撑“三力并发”,重点打造香菇种植特色“帮扶小院”,鼓励群众利用自家户院发展香菇种植。

王桂香从6月10日开始建棚培育第一茬香菇。在技术人员的悉心指导下,她家的第一茬香菇越长越好,她对依靠种香菇增加收入充满了希望。“我种的头茬香菇产了500多公斤,每公斤能卖12块左右,总共能卖五六千块钱。现在采的是第二茬香菇,今天采了有15公斤,这茬的长势比上一茬好,能多采点儿。”王桂香说。

像这样的“帮扶小院”,目前该镇共有10户,其中1户监测户、9户脱贫户。为缓解村民建棚的资金压力,对竹镇创新推出“541”建棚机制,并且连续种植香菇3年后,大棚所有权归农户所有,确保农户持续增收。

何为“541”建棚机制?

对竹镇副镇长郭伟华回答:“它是建一个大棚的筹资办法。建一个棚大概需要两万元,50%由乡政府统筹,40%由帮扶单位帮扶,10%由农户自筹。”

对竹镇王堤村的村民马瑞生,下肢瘫痪,卧床20余年。他看着妻子每天忙忙碌碌操持家务,想要为妻子分担一点,可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当他听说“541”建棚机制后,就向村委会争取,建成了一个香菇大棚。

马瑞生告诉记者:“在镇政府的帮扶下,我家建了这个香菇大棚,全家特别感激。”

在解决资金问题的同时,对竹镇采取“企业+基地+农户”的模式,由山西众拓食用菌科技有限公司与农户携手,实行统一建棚、统一上棒、统一指导、统一销售“四统一机制”,切实为农户顺利对接市场、实现稳定增收提供了动力和保障。

山西众拓食用菌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王贵虎说:“我们公司会全力以赴,为大家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方位支持,让香菇产业成为乡亲们的‘致富宝’,为‘帮扶小院’示范村建设贡献力量!”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晋 ICP 备 11001212 号 主办:山西经济日报社
 
著作权使用声明
 
本报已许可中国知网以数字化方式复制、汇编、发行、信息网络传播本报全文。本报支付的稿酬已包含中国知网著作权使用费,所有署名作者向本报提交文章发表之行为视为同意上述声明。如有异议,请在投稿时说明,本报将按作者说明处理。
   第01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财经新闻
   第04版:综合·公告
太原低空旅游试飞暨亿航载人EVTOL交付仪式举行
首届省民营经济人才赋能培训班开班
香菇大棚圆了农民增收致富梦
长治首笔供应链融资担保贷款落地
用“你的一次”,成就“他的一生”
左权:文旅市场为何异常火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