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山西经济网 | 站点收藏  
2024年8月14日 星期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以“新”提质 向“新”而进
——吕梁民营经济赋能高质量发展纪略
本报记者 李全明
吕梁市第二批百辆氢能重卡(二代)投运仪式现场。本报记者 李全明 摄

近日,随着山西鹏飞集团满载货物的氢能重卡车队顺利往返孝义和天津港,标志着晋津新能源重卡双重零碳物流通道运输始发成功。

“与第一代氢能重卡相比,东风特汽研发的第二代49吨100辆氢能重卡性能全面升级。”鹏飞集团大华通新能源物流有限公司车队队长杨利君说。

今年以来,吕梁市把发展新质生产力和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有机结合,统筹推进,采取多项有力举措,助力民营经济向“新”而进、向“新”而行。

3800万吨的焦炭年产能和35亿立方米的非常规天然气年产能,是吕梁市发展氢能产业得天独厚的优势和先行一步的条件。

立足资源优势,锚定长远目标,吕梁市制定并实施了“一体两翼、三港四链”的氢能产业发展战略,依托山西鹏飞集团、山西美锦能源集团两大龙头企业,发展氢能产业,打造产业集群,建设氢能产业北方基地。当下,该市已具备7.5万吨制氢能力,11座加氢站投入运营,500辆氢能重卡往返于物流运输线上,年产1000辆氢能商用车生产线已投入使用,6辆跨城氢能中巴客运车拉近了员工与企业的距离。

据统计,过去一年,吕梁市氢能重卡总行驶里程已经超过800万公里,部分单车里程已超10万公里,碳减排达到1.1万吨,净化空气达1.6亿立方米,成为全国氢能重卡自主商业化运营的典范。我省2023年氢能产业发展指数显示,吕梁市氢能产业发展综合指数376.76,位列全省第一,氢能资源、加氢站建设、燃料电池汽车推广、政策力度等单项指数显著高于其他市,“气—站—运—车”全产业链发展体系初步形成,吕梁氢能产业已经实现了从“破题开局”到“全面开花”的精彩蝶变。

今年以来,吕梁市山西利虎集团青耀技术玻璃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耀玻璃)依靠科技创新提高效率、提升效能,发展动能十足。

日前,记者在青耀玻璃的生产线上看到,巨大的机械臂灵活自如地运转着,快速而精准地进行玻璃的挤压、塑形、切割、打磨等工序,将玻璃制品逐一加工成客户所需的尺寸和形状。

“去年公司投资2.1亿元引进的全自动夹层压制炉生产线,解决了传统工艺因受热时间长、受热不均匀造成的产品不合格等问题,生产效率得到极大提高,年生产能力已经突破百万片大关。”青耀玻璃夹层制造线车间主任刘卫杰介绍说。

先进的技术工艺,优良的产品特性,让青耀玻璃如虎添翼,成功打入了汽车安全玻璃、军用特种玻璃、新型智能玻璃等高端市场。历经40余年的苦心经营,青耀玻璃已成为一家拥有7.6亿元资产、年产值达到9.3亿元的行业龙头企业。

近日,吕梁市发展改革委发布了2024年第二批面向民间资本推介项目,精选30个优质重点项目,向民间资本广发投资“英雄帖”。项目计划总投资118.24亿元,拟引入资金86.55亿元,鼓励社会资本深度参与项目建设,持续提升民营企业发展的“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

人说山西好风光,右手一指是吕梁。今天的吕梁民营企业家们正向“新”而行,逐梦、筑梦,成为带动全省经济快速发展的排头兵。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晋 ICP 备 11001212 号 主办:山西经济日报社
 
著作权使用声明
 
本报已许可中国知网以数字化方式复制、汇编、发行、信息网络传播本报全文。本报支付的稿酬已包含中国知网著作权使用费,所有署名作者向本报提交文章发表之行为视为同意上述声明。如有异议,请在投稿时说明,本报将按作者说明处理。
   第01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财经新闻
   第04版:理论·践悟
我省前7个月货物贸易进出口增速居全国第4位
我省首批数字乡村试点名单公布
山西:新能源和清洁能源产业加速跑
省科技成果转化引导专项项目开始申报
我省印发新修订的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
以“新”提质 向“新”而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