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山西经济网 | 站点收藏  
2024年9月5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零碳矿山”建设:让传统高碳产业向“绿”而行

本报记者 王龙飞

在山西潞安集团余吾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发电站将源源不断的瓦斯转化成了电能和热能,煤矸石制砂工程和动筛矸石再选工程实现了矸石的“零排放”……

余吾煤业公司是全省首批创建零碳(近零碳)产业示范区试点之一,成为“零碳矿山”的先行者,为煤炭行业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余吾样板。

零碳矿山创建是立足我省结构特征和发展阶段,围绕矿山开展多层次、多领域零碳(近零碳)产业示范创建,探索形成减碳效益突出、地方特色鲜明的新模式、新路径,为全省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先进经验。2023年7月印发的《山西省零碳(近零碳)产业示范区创建工作实施方案》提出,利用数字化、智慧化手段整合节能降碳、零碳供能、瓦斯利用、减污降碳协同、生态碳汇等多领域技术与管理创新实践,实现二氧化碳净零排放。该方案明确,到2030年“零碳矿山”最终实现零碳排放。

自2023年启动“零碳矿山”创建项目以来,余吾煤业公司已经完成了多项基础设施改造,包括机电设备的节能改造、瓦斯的综合利用、矿山“绿电+生态”模式的探索以及智能化矿井的建设等。

“2020年公司二氧化碳年排放量是15.9万吨,根据要求,到2030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在-1038.3万吨。这个数值并不是说所有的工艺环节都没有碳排放,而是指在一定空间和时间范围内通过技术、管理、模式的创新,对碳排放进行抵消。”该公司节能环保科科长牛华雷介绍,“我们融合节能降碳、零碳供能等领域多项技术,从节能降耗减碳、低碳零碳供能、瓦斯利用降碳和矿区增汇固碳4个方面重点发力,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零碳矿山’创建模式。目前,矿区的瓦斯利用率已达52%,井上运输车辆电动化比例达90%以上,这些都为矿区实现二氧化碳净零排放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瓦斯利用降碳是余吾煤业公司得天独厚的优势。目前,该公司建立了中央区、南北风井瓦斯发电站,平均年发电量为8400万千瓦时,年节电量为1438千瓦时,年碳减排量达到2万余吨;此外,瓦斯乏风氧化项目,年节电量为682千瓦时,年碳减排量9700余吨。今年,该公司开展了中央区瓦斯发电站一期、二期以及北风井瓦斯发电项目建设改造,发电量为152万千瓦时。“根据集团和公司的发展规划,我们还会在中央区、南风井规划乏风氧化项目,余欣风井瓦斯发电站也会相继运行,进一步实现节电减排。”牛华雷介绍。

同煤大唐塔山煤矿有限公司是我省千万吨矿井的典型代表,同时也是我省首批3个“零碳矿山”试点之一。

记者了解到,塔山矿主要从机电设备节能技改、四盘区风井场地余热利用、矿用柴油车辆更换电车、矸石山生态修复治理与新能源项目建设以及煤矿碳排放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等方面谋划布局,积极探索低碳发展模式,推动矿区尽早实现二氧化碳净零排放。

在矿井生产过程中,机电设备节能化的更新改造是降低碳排放的关键环节。塔山矿组织开展存量机电设备节能改造,限期分批实施改造升级和淘汰高耗能设备,选用节能推广目录中低碳节能环保设备。预计到2030年,高负荷设备全部实现变频改造。其中,重点推进风井场地、制氮车间等空压机的智能变频群控改造,实现变频器一拖多台功能,延长压缩机的使用寿命,年可节约电力20%~40%、减少碳排放6318.32吨;加快主运输系统顺煤流启动,年可节约电能约71.6万千瓦时、减少碳排放633.16吨;在换热站实施供热气候补偿控制、按需供热,年可节约热力约20196吉焦、减少碳排放2221吨……一系列节能技改项目的投资建设,使企业节能降碳效益显著提升,向实现“双碳”目标迈出坚定步伐。

对于传统的排碳大户来说,“零碳矿山”的探索,是挑战更是机遇。山西煤炭行业正以改革创新的思维、先人一步的担当和勇于实干的精神,努力实现“零碳”建设目标,让“零碳矿山”建设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现实。

配图:潞安集团余吾煤业公司积极利用瓦斯转化降碳,年碳减排量达到3万余吨。武越 摄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晋 ICP 备 11001212 号 主办:山西经济日报社
 
著作权使用声明
 
本报已许可中国知网以数字化方式复制、汇编、发行、信息网络传播本报全文。本报支付的稿酬已包含中国知网著作权使用费,所有署名作者向本报提交文章发表之行为视为同意上述声明。如有异议,请在投稿时说明,本报将按作者说明处理。
   第01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太原新闻
   第04版:理论·践悟
我省修订《职业年金基金管理实施办法》
“零碳矿山”建设:让传统高碳产业向“绿”而行
省市场监管局发布两项食品抽检地方标准
非遗工坊:让老手艺焕发新活力
洪洞大槐树景区启动2024年“质量月”活动
政企心连心 助企创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