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源地处山西省中南部,长治市西北,太岳山东麓,晋中、晋南、晋东南“三晋”交界处。西汉置县,初名谷远。因系沁河之源,北魏始名沁源。县境东西宽45公里,南北长74公里,总面积2549平方公里。四周环山,构成其与沁县、屯留、安泽、古县、霍县、灵石、介休、平遥等县的天然分界。辖6镇6乡,共181个行政村,总人口近15万。2023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07.6亿元,增长8.3%;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0.6亿元,增长1.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1.47亿元,增长2.68%。
沁源县共有耕地30.97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26.68万亩,一般耕地面积4.29万亩。已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可实施灌溉的有0.34万亩,设施农业0.22万亩。全县扬程30米可覆盖水浇地约3.5万亩。2023年,全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达到21.09万亩,其中,玉米12.38万亩,马铃薯3.63万亩,大豆1.1万亩,杂粮3.85万亩。2024年,全县粮油生产任务已经下达,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21.09万亩以上,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1万亩,大豆种植1.1万亩,油料种植4000亩,谷子种植2万亩。
作为全国“油松之乡”的沁源,森林面积达222万亩,森林覆盖率52.75%,居全省之首,其中,天然林187.7万亩,占全省的7.2%,树种130余种,以油松、杨树、桦树、栎树、落叶松为主,其中油松面积达20.7万亩。同时,现有公益林193.89万亩,其中国家级公益林40.24万亩,省级公益林28.79万亩,其他地方公益林124.86万亩。现有集体林地135.5万亩,其中天然林129.1万亩,人工林6.3万亩。现有商品林13646亩,零星分布在全县12个乡镇。牧草资源丰富,拥有天然牧坡120万亩,牧草261类。
同时,沁源县还成功创建多处特色森林旅游目的地、“国家森林乡村”,多次获评“中国深呼吸小城100佳”“中国天然氧吧”“中国最佳康养休闲生态旅游目的地”“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县”“全国森林康养基地建设试点县”“中国乡村振兴示范县”“2024中国最美县域”等“国字号”生态名片。
提升乡村“颜值”,擦亮乡村振兴“底色”。近年来,沁源县把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抓手,持续创优人居环境,加快发展特色产业,全面提升乡村振兴实效,人居环境得到极大改善,特色产业茁壮发展,群众的幸福感、满意度显著增强,太岳山城今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