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山西经济网 | 站点收藏  
2024年9月24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项目更“智”更“新”更“绿”
——忻州依托项目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亮点展示
本报记者 畅雪
右图:华启天成低空经济无人机产研项目基地内,技术人员正在对无人机进行测试。本报记者 畅雪 摄

“我们现在看到的这款无人机,它可以应用于物资运输、应急救援、农药喷洒、电力线路巡检等多种场景,可以挂载多种设备,运行稳定。”9月18日,在位于岢岚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华启天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人员向忻州市项目观摩检查组的成员展示了该公司自主研发的低空经济智能无人机。

9月18日至21日,一年一度的忻州市项目观摩检查活动如期举行,一批含“智”量、含“新”量、含“绿”量十足的项目集中亮相,书写了忻州加速构建开放新格局、推动城市能级跃升、引领产业提质增效的新篇章。

绿色优先,

装点高质量发展新“底色”

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此次项目观摩检查中,一大批含“绿”量十足的项目,用高效、低碳、新质元素,描绘了忻州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在河曲经济技术园区,山西斯艾斯能源材料有限公司的高端硅材料绿色循环可再生项目,通过对相关产业产生的废弃硅泥进行再处理生产高纯硅,实现了产业链中的再循环。五寨县蕴新再生资源科技有限公司建筑垃圾回收处理项目,通过对建筑废料进行再处理,加工成成品砖等,实现了资源节约利用。

如果说再生产业的落地在忻州大地“植”下青绿,那么新能源项目的壮大,则让已经在这一领域“领跑”的忻州,倍增了高质量发展的“底气”。

“我们这个项目采用了国内首例超级电容混合储能调频技术,建成后将填补偏关县新能源储能电站的空白,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为当地经济绿色发展提供能源支持。”在偏关县中电金谷100MW混合储能独立调频电站项目现场,项目负责人鲁格非向观摩检查组一行介绍了该项目的未来前景。

走绿色、低碳、可持续转型发展之路,忻州市积极培育绿色生产力,以产业创新引领经济“加速跑”,装点高质量发展新“底色”。

创新引领,

助力“忻州制造”再升级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在忻州,一批科技感强、创新力足、技术先进的项目落地生根,为当地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孕育了新动能。

位于岢岚航天科技产业园的火箭总装测试中心项目已于今年竣工投产。围绕航天科技产业延链强链补链,打造以服务保障为根本、产业转型为目标、文旅科普为载体的协同型创新产业基地,岢岚县这座“卫星城”的高质量发展水平也持续提升。

在神池县,国能朔黄铁路神池南焊轨基地的投产运行为该县制造业增添了“新翼”。作为国内设备最先进、数字化程度最高的焊轨基地之一,该基地的投产运营不仅能提升国内长钢轨供应的稳定性、可靠性,还能直接或间接提供就业岗位500余个。

一道新能源科技(忻州)有限公司14GW光伏电池生产基地,已经实现了从原料入厂到产品包装全程无人化、自动化生产;山西鲁能河曲电煤开发有限公司上榆泉煤矿的智能化矿井,从采煤、掘进到巡检均可由机器人完成;在静乐县新型智能光伏支架生产基地,应用智能机器人、传感器和物联网等技术的生产线,可对生产过程、产品质量、设备状态、生产信息等进行全程自动监控分析……

(下转第4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晋 ICP 备 11001212 号 主办:山西经济日报社
 
著作权使用声明
 
本报已许可中国知网以数字化方式复制、汇编、发行、信息网络传播本报全文。本报支付的稿酬已包含中国知网著作权使用费,所有署名作者向本报提交文章发表之行为视为同意上述声明。如有异议,请在投稿时说明,本报将按作者说明处理。
   第01版:要闻
   第02版:县域经济特色县
   第04版:综合新闻
   第05版:理论·践悟
   第06版:县域经济特色县
   第08版:公告
国庆黄金周临近,省城消费市场热潮涌动
我省推广本外币合一账户体系
首届全国红十字赈济救援分项大比武在晋中举行
省教育厅启动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调整工作
让项目更“智”更“新”更“绿”
项目就是生产力